概念:異業聯盟
什么叫“異業聯盟”?我舉個例子。
北京有家創業公司,叫“零時尚”。他們也在社區里開了不少女裝店。我在《商業評論》雜志上寫過他們的案例,也在《5分鐘商學院 | 基礎篇》講過他們。他們做得不錯,快速發展,但也遇到了流量天花板。怎么辦?
尋找新流量。
他們的目標流量,也就是社區里的女性消費者,到底分布在哪呢?除了服裝店,她們還在美發店、便利店和美容院。那就和這些異業結成聯盟,把他們的流量收集起來吧。于是,零時尚創造了一種叫做“蝶衣Box”的商業模式,和美容院合作。
美容院的員工與顧客有充分的信任和大量的交流時間。經她們推薦,顧客在一個APP上,完成詳細的身體特征識別,就可以申請免費試穿一盒專門為她搭配的衣服。
幾天后,顧客再去美容院時,一盒十幾件衣服已經送到。顧客一件件試過去,照著鏡子感受專業搭配帶來的驚喜。很多顧客忍不住就買了不少。這個模式,受到美容院的極大歡迎,也給零時尚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業績。
這就是異業聯盟,其本質,就是收集與自己沒有競爭關系的異業伙伴的流量,為對方的用戶創造額外價值,并與之分享收益。
家門口有理發店、水果攤、便利店、小飯館和鮮花鋪。我覺得,他們之間可以進行怎樣的異業聯盟呢?可以穿插共享,便利店,小飯館的收銀臺放上一些小份的新鮮果籃,吸引顧客眼球,告訴他們水果就在隔壁。水果店的收銀臺放上理發店的優惠卡;或者買水果去便利店送會員卡領積分;買水果去隔壁飯店吃飯送小菜一碟小吃一份。
日常生意中,婚紗店與婚慶公司聯合,司儀與婚慶公司聯合。
房地產與超市聯合,買房送券,超市會員可免費看房。
如果喜蛋和保險放在一起是不是會有些效果呢,值得一試。
什么叫異業聯盟?就是和非競爭性企業聯盟,通過共享互補資源,為對方的用戶創造額外價值,并與之分享收益。異業聯盟可以被分為渠道異業聯盟、營銷異業聯盟和產品異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