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

對不起,你是個好人

我是一個老好人,至少他們是這么說的。

在初中我就深惡痛絕這個詞,并發誓以后再也不做老好人。

老媽從小教育我,與人為善。

初一的時,走路都是一蹦一跳的。好像跟每個人都有話說,跟全班都玩的可以。后來呢,他們叫我辦忙,小事情幫嘛。買點東西,幫他們接下水,擦黑板,帶東西進學校什么的。

還記得初中快畢業時,我因為一些矛盾罵了一位大家都深惡痛絕的老師。有個人當時為我叫好,隨后聊到又說我變了,之前還給她買過花露水沒有要她錢,當時覺得這個人好好啊。然后我笑了。

那時候,零花錢大部分是給小伙伴花了的。而那時本來帶飯來學校。飯幾個人吃,自己都吃不飽。

后來感覺不對了。憑什么一點小事情,自己不愿意動,非要麻煩別人。為什么這么多人找我幫忙卻不說聲謝謝。

今天看到一段話:

不知道你周圍有沒有那種老好人,什么老好人呢。就是動不動就跟別人勾肩搭背做起朋友,隨隨便便就兄弟長哥們短得稱呼起來,跟誰都聊得來,但和誰都不走心。

不知道為什么覺得可悲。



我默默搜了下百度。老好人指的是隨和厚道,性格溫柔,不愿得罪人,不會拒絕別人,缺乏原則性的人。然而現在社會中普遍反對老好人主義。

所謂阿倫森效應,是指伴隨獎勵減少,態度也逐漸消極;伴隨獎勵增加,而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

阿倫森效應提醒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該盡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

什么意思呢?一斗米養個恩人 一石米養個仇人。我們初中數學老師得好,如果一個人,每天給你一個雞蛋,有一天他不給了,你就會很生氣,覺得這個人怎么這樣啊。而一個人要是天天給你一個巴掌,要是有一天沒打你,你都會高興麻了,謝天謝地的。覺得這個人好好啊。

我不是說不對人好。對自己喜歡的人,會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地對他好。可你沒必要對每個人那么好,也不需要完全忽略自己的需求,來去對別人好。要有選擇性的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情況幫。

管他誰誰


初中當我開始拒絕別人,雖然他們不爽但是我爽啊。如果一個人因為你拒絕了他的請求,就不與你做朋友了,那這樣的朋友還要來干嘛 。慢慢你會發現這世界上對你重要的其實也就那堆人。對啊。那群混在一起的狐朋狗友,那陪你渡過艱難日子的人。

那個把所以零花錢都拿去給別人買早餐餓出胃病的少年,那個因為拒絕別人被說變了的朋友,那個好心幫忙卻被人嫌棄的人。

如果你身邊有老好人,請在他幫了忙時說聲謝謝,如果你是了呢,摸摸頭,請對自己好點。

適當地拒絕別人才會博得人的好感。再說,有那么多空幫別人,不如自己去干點喜歡的東西。去他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去愛自己喜歡的人,多花點時間哄哄自己,去專注如一地逐夢。誰不是敢愛敢恨的少俠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