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幼孩初少年
讀《****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
文| 藍云多多
他們舉止惡劣,藐視權威。他們不敬長輩,不愛鍛煉身體,盡喜歡談天說地。
—蘇格拉底
在性方面缺乏自我約束,欲望善變,既有激情,又很沖動......青春期是人們最重朋友的時期。
—亞里士多德
沒錯,上述的就是為人父母不得不面對的孩子青少年時期。這段時期嚴格意義上是指13歲至19歲的少年和青年,也即我們通常所謂的青春期。
這是一段混亂又艱難的時期。混亂是因為青少年本身面臨著同伴、自我認同、獨立自主、情感驅動型學習和新體驗的階段。艱難是作為父母,孩子與自己越來越疏遠,無緣無故發脾氣、情緒起伏不定還自以為是。
其實,大可不必驚慌失措,忐忑不安。只要記住:少年要起飛,父母須放手!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本《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書籍,它為我們闡明了青春期的青少年性格,行為以及思想的全貌。即個體的本質差異由本能,情感,思維大腦的不同決定。青少年的種種思想行為正是情感大腦被激勵,而思維大腦還在不斷成熟中造成的。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給父母最大的感觸就是孩子和自己不親了,與自己疏遠了。其實這是大錯特錯。在青少年心里,你依舊是他最重要,最需要支持和陪伴的人。他只是暫時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更具社會屬性的同伴身上。
《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全書共分為四大部分十六章節。附加一部分合一章節,作為前面的總結和補充。
第一部分討論了大腦的機理及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討論了一些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和精神多樣性疾病;第三部分討論了青少年的社交,冒險,情感,反省和實現自我的詳實例證;第四部分討論了困擾父母的諸如睡眠,飲食,壓力及電子產品的問題。
每一章節有提要,引言,科學知識,案例分析等等。大量最新的研究理論讓人耳目一新。案例分析不是泛泛而談,意見很具有建設性。全書教育學理論與心理學的融合貫通,讀后啟發不少。
一本好書,于讀的人千人千面。本書對我有兩大最深的撼動,試舉如下,希望可拋磚引玉,供讀者發掘更多有趣之處。
關于一些最新研究:
在選定的領域至少練習10000個小時,才能擅長。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犯錯時表現更多的大腦活動,有更強的成長能力。他們從錯誤中學到的也更多。
青少年更有可能對積極的獎勵或動機做出良好的反應。
大腦對社會威脅和身體疼痛做出反應使用同一神經機制。
我們捐款時大腦中心的活躍程度比存款時更高。
同伴的觀點在青春期具有極高的權重。
冒險是大腦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個階段。
只是簡單地說出一種情緒/情感,這種情緒/情感的影響就會降低。
青少年通常通過他人的話語來分辨對方所要表達的含義。
壓力誘發的腦部變化與青少年的抑郁癥有關。
在壓力過大時,來自他人的社會支持可以大大降低參與者的威脅感。
關于案例解決之法:
問題:你的青少年養成了只習慣吃碳水化合物,不吃蔬菜。
慣性解決法:在你吃完盤子里的綠色蔬菜之前不準離開餐廳。
嘗試解決法:這些綠色蔬菜很有營養,如果你能在離開餐廳前吃一些就太好了—西藍花還是卷心菜,自己選。
設置邊界,但也盡可能地提供選擇。
當然書中關于案例的解決之法,這只是小法。關于鮮活詳實的案例分析鑒于篇幅不能詳述。小竅門已經如此受用,大的經典案例更是令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試著與你的青少年處理好關系的七個步驟:
也許是這種清洗激怒了你?
行為需要解碼,他們究竟在告訴你什么?
強迫自己等待情緒穩定下來。
陪伴在青少年身邊,和他們在一起。
暫時保留自己的意見,只是傾聽。
如果你的青少年無法描述這種情緒,你來。
稍后找合適的時機再談,思考解決方案和學習要點。
以上就是這本《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一書,帶給我的一些觸動的摘錄。當然書中的更多精華待你去挖掘,探究。
如果家有性情乖戾,郁郁寡歡的青少年的父母,應該讀一讀,相信一定會受益匪淺。當然教育者,青少年本身也可讀。意識到行為背后的深層機理,對于解決青少年的問題大有裨益。
最后,就讓我們用這句俗語結尾:
“讓孩子為道路做準備,而不是為孩子準備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