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概述
2014年被視為“互聯網電影元年”,BAT等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電影產業,阿里成立阿里影業、收購合一;百度入股星美控股;企鵝影業、騰訊影業先后成立?;ヂ摼W+ 電影不是簡單的電影售票平臺,而是從電影制造到推廣再到銷售與數據分析反饋的一條產業鏈。而如微影時代獲得電影發行資格,更是代表著國家對于互聯網企業加入電影行業的認可。在中國,政策的導向往往可以對一個行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隨著《關于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地不斷落實,中國電影已經高速增長期,電影票房市場增長尤為迅速,2014年全國票房已達到296億人民幣,增幅36%,2015年勢頭繼續生猛,前三季度總票房330.09億元,同比去年的219.49億元,增加110.60億元,增長50.39%。
在線出票份額已超六成,其中在線選座占比進一步增加,團購占比進一步縮小,貓眼、格瓦拉、微票兒等主流在線選座App已經被大家所廣泛使用。
各家App除了在線選座,還有兩個主流的發展方向:
1.各類票務(演出、運動場地)
2.提供票房、排片數據
下面選取在線選座中份額大,有特點的兩款主流App進行對比
競品信息
微票兒: Android 5.00 ? ?iOS 4.20
格瓦拉: Android ?6.3.0 ?iOS 6.3.1
目標用戶
電影雖然有藝術電影和消費電影的區分,但兩者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因此對于兩類電影的受眾群體而言,亦沒有明確的界限,筆者簡單的將電影受眾分為ABCD四類,其中A類D類人群均為極端情況比例極低。主要集中于B類與C類(兩者并沒有明顯的界限,主要在于程度上的不同),C類數量級別大于B類人數。
微票兒當前目標用戶:C類用戶
格瓦拉當前目標用戶:抓B類用戶帶C類用戶
用戶需求
除去在線訂票這個根本需求外,還有以下幾點:
1. 價格,優惠活動:雖然目前在線售票基本已經脫離了“9.9”的泥潭,但是票價依然是大多數用戶最關心的問題。
2. 影訊及推薦:除了在線選座訂票,用戶更希望能夠從App中獲取電影的推薦。提供有效的推薦可以提高App的使用頻率與用戶粘性。
3. 影院周邊: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影院都集中在商圈,餐飲,購物,交通等信息是用戶希望獲取的。
4. 方便、快速的取票:如果說限價片加價是壓倒團購的最后一個稻草,那么取票排起的長隊則是在線選座初戀的煩惱,特別是熱點影院、熱點時間。
應用結構
不難發現,兩者的根基都是一致的,即“影片”+“影院”+“資訊活動”+“個人”四大金剛發展而來。
不過格瓦拉朝向社交的方向發展,因此長出了社交平臺“電影圈”,因為一般用戶好友數的最初局限性,電影圈并不是是像朋友圈一樣封閉的熟人社交,而是更加開放式的社交模式,即廣場針對全體用戶,關注針對關注用戶或好友,所以電影圈更類似于微博。此外,哇啦在格瓦拉中無處不在,無論是影評還是電影,亦或是影院,都會有哇啦的存在,其實哇啦就是評論,由此可見格瓦拉對于用戶社交的重視,格瓦拉顯然希望做的是電影社區,首頁已不再是在線訂票,訂票被放置在了下一層,并且建立了電影資料庫,通過首頁的搜索按鈕,查詢到的不單單是院線的影片,而是所有影片(售票->社區,恰好是豆瓣電影的逆過程)。
相比之下微票兒,要更循規蹈矩,雖然iOS、微信內置、Android三者結構略有不同,但是清晰的購票邏輯是完全相同的。Android版中每日一張的電影劇照配臺詞讓人驚艷,非常了不起設計,有“一個”電影愛好者版的意味,不過與其他部分尚未成體系,更像是彩蛋一樣的存在。
微票兒和格瓦拉都有其他票務的實現,不過微票兒實在本App中,而格瓦拉是在另一個相關App。
用戶體驗
1. 購票體驗:
? ? 購票流程:兩者依然沒有多大差別,影片->影院->場次->選座 和 影院->影片->場次->選座 兩種購票流程。
? ? 影院信息:兩者都有提供影院的相關基本信息,交通等,格瓦拉略多,但是對于商圈相關的信息都相對缺乏。
? ? 特別觀影、電影節:兩者都有,例如筆者參加微票兒在當代MOMA百老匯的《心迷宮》點映,同期格瓦拉有歐盟電影展。
? ? 更多用戶友好:相比之下格瓦拉在影院提供了附加服務,例如黃金座位推薦(算法有待商榷...),按影院特色進行篩選,自定義紙票(曬票黨相信會很心水)
2. 推薦及影訊
微票兒? 編輯產生高水準的推薦內容
格瓦拉 ?社區化,編輯(首頁頂端)+用戶產生內容(長評)
推薦影片及影訊是提升用戶使用頻率的關鍵,除去訂票,用戶更想從App中獲得有什么值得進影院。由于之前提到的兩者的目標用戶不同,因此對于推薦模式有著相對截然不同的模式(好吧,或者說其實筆者只是通過這些才認為兩者目標用戶不同)
微票兒沿用的是編輯推薦,用戶接收的傳統推廣模式。這與微票兒很多用戶來自qq與微信的被動模式可能也有一定關系。
格瓦拉選擇用戶自己產生內容為主,編輯推薦為輔的模式,正如格瓦拉CEO劉勇所講。
“我們的用戶跟其他公司用戶是不一樣的,是首周末的用戶,他們對電影內容是有期待的。每個辦公室總有那么幾個人看電影看得比較多看得比較早,他們往往能夠影響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人群?!?------------格瓦拉CEO劉勇 ?2014.12.17
小結
兩者的核心功能與邏輯都是完備的,都能夠流暢的體驗在線選座購票的基本需求。
微票兒,總共有三個版本,各個版本都不盡相同,結構稍有不同,甚至有的名稱都不相同,例如“VIP通兌碼”,“優惠碼通兌”應該是同一件事物卻有不同的名字在各個版本中,難以讓人感到精致。Android端“看啥”與“熱門”點擊過后內容完全相同,“演出”中的信息遍布全國大江南北,雖然版本號為5.00,但更像是4.99,很多內容有待完善??傮w而言,微票兒更傳統,更穩妥,創新變化點較少。
格瓦拉,受到BAT等巨頭的沖擊,自知體量不足,正在從在線購票app向電影社區轉變,抓B類用戶帶C類用戶,期待用優質用戶抵御體積上的差距,因此格瓦拉有更多變化和討高頻用戶喜歡的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