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2017年已經過半
公司每周有周復盤,每月有閱讀復盤,這些都是很好的習慣
對于個人來說,也應該定期復盤,半年過去了,我也得好好復盤
公司復盤總是會圍繞市場份額,交易額的增長,盈利這些核心的指標進行
個人的復盤應該有哪些指標呢?
投入產出比
這是我最近能夠想到的比較貼切的形容了
目前投入自己上班時間,產出每個月的工資,如果工作中是為自己工作,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把工作時間當作在打磨自己的作品,那么就相當于獲得兩倍薪水。這兩種情況的投入產出比就分別是1和2,很明顯,為自己工作的人投入產出比更高。
寫作算是投入產出比比較高的方式之一,這種方式有助于提高元認知能力,每天花1-2個小時,坐下來靜靜的思考,記錄,整理,輸出,不知不覺、長年累月,大腦就會越來越聰明。這個投入產出比很難計算,至少是短期很難計算,不過長期看來,自己會清楚最終會有哪些實實在在收益。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每天20-30分鐘投入到健身,保證身體健康,降低風險,這個投入產出比應該是最高的,用不著計算了。
最近花了不少時間在《王者榮耀》上,如果只是為了消磨時光,最終沒有產生任何收益,那么這個投入產出比就低了,甚至可能為負,不僅消耗了時間(目前自己擁有的最珍貴的資源),還影響了其他的事情,如果不是為了消磨時光,并且有實實在在的產出,那就需要重新計算了。
比如,開發人員、產品經經理玩游戲就有產出,游戲產業鏈相關人員就有產出,寫游戲號的人就有產出,靠游戲掙錢的人就有產出。
看個數據
月銷量348萬,一個小小的淘寶店
得到那么賣力的賣專欄,拼命吆喝大半年,至今最好的專欄銷量也沒有突破20萬,這個小小的淘寶店,不聲不響,輕輕松松一個月348萬,看來還是有不少人有產出的嘛
看來教別人玩好游戲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投入產出比應該是講清楚了
牛人們經常講的要做有積累的事情,本質上和做投入產出比高的事情是一個道理,有積累的事情大多數看中的長遠收益。
上半年主要是做對自己有用的事情
上半年做這幾件事:
1,寫作
今天翻了翻文章記錄數,最終預估完成90%以上,下半年爭取能有進步,爭取做到95%以上
2,健身
3月份翻完囚徒健身之后,就開始列入這個計劃,斷斷續續拖拉的一個月左右,4月份開始走入正軌,每周6次,完成的非常好,最近3個月,只有一周落下了一次。累計完成俯臥撐109組,深蹲69組,短短三個月,上肢力量有明顯的改善。
3,閱讀
原計劃每周閱讀一本書,現在完成的不好,估計一半都沒有完成,還沒有養成剛需,看書的習慣還是有需要,有興趣的時候才想起來翻翻,我的想辦法讓閱讀變得和健身、寫作一樣。
4,早起
這個計劃是為了工作太忙的時候,完成寫作想出來的,堅持了2周左右,后拉斷斷續續又斷開了,早起的關鍵不在于早點起來,而在于早點睡。
其實,我還有幾個計劃,都還沒開始
我要想辦法,效率更高
前兩天看到一個小故事,大致是講一位作者計劃寫書,就開始行動了,然后就寫出來出版了,并沒有托托拉拉,我的這些小計劃又有什么理由不執行的干脆利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