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娘家的村前,有一口老井,至于老到什么年代挖的,我也不知道,從我懂事開始,這口井就存在著。一直用它源源不斷的清泉水,滋養(yǎng)著一村人,做飯煮茶,洗菜洗衣服,全是靠這口老井提供的水。
? ? 記憶中,早晨與傍晚時,是老井最熱鬧的時候,新媳婦與大姑娘們,都挑著水桶去老井打水,再挑回家,儲存在用水的大瓦缸里,供一家人的用水。當(dāng)時,村里還是全部的泥土路,挑水人在家里與老井之間的村道上來來回回地跑,等挑夠一大缸水時,水桶灑落的水滴,也會潮濕了小路的兩邊,滋潤著路兩旁的小野草。村道縱橫交錯地連著各家各戶,沒人腳步踩踏的小草,形成了自然而然的綠化帶,很是美觀。
挑水是很費力氣的活兒,為了省點家里的用水,家離老井近的女人們,會在清晨起床后,用大木盆把一家人的衣服,捧到老井邊沿的平臺上洗。當(dāng)時,塑料桶與盆還不普遍,反而是那種用木板做成的大木盆與挑水用的木桶,幾乎家家都有。現(xiàn)在看來,那時的木匠活兒,也真是技術(shù)很好的,不用釘子,就用一榫一卯,一轉(zhuǎn)一折就把散得七零八落的木板夾起來,做成盆或桶,還能做到滴水不漏。難怪,我國的木匠技術(shù),被稱為國粹精華了。
老井的清晨,是一道很美的風(fēng)景,當(dāng)陽光鍍上老井沿時,兩個一堆,三個一群洗衣服的女人們,成了小小的戲臺,也是老井最熱鬧的時候。她們小聲說,大聲笑地聊著村里的八卦事,也聊著女人家的小小秘密。那時候,信息封閉,村里剛通上電,電視機也沒有走進平常百姓家,村民的生活很簡單,基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老井前洗衣服的時光,成了她們交流的好地方,也成了女人們的天下。
要是這個時候,有哪家的男人偶爾經(jīng)過,女人們會馬上噤聲,這種情景,會讓人忍不住好奇,她們到底說的是啥國家機密,會怕走漏風(fēng)聲一樣。當(dāng)然了,她們說的并不是什么國家秘密,只是,那時候的女人,都很傳統(tǒng),比較矝持莊重,與異性保持著距離。不像現(xiàn)在的女人一樣,喜歡與男人開開無傷大雅的玩笑話。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時代一代人,這個沒有對與錯,只能說社會進步,觀念不同而已。
比起清晨,傍晚的老井是最忙碌,早上趕著種田下地,沒來得及挑水的女人們,會趕在天黑之前,把要用的水挑回家。這時候,她們的聲音,是嘰嘰喳喳的,比起早晨的輕聲細語,完全是天壤之別。為什么呀,天馬上要黑了,再不把活干完,就黑燈瞎火的,啥也看不見了。這時,她們碰頭時的招呼聲,趕路的腳步聲,以及她們一邊打水一邊回答的急促聲,還有小娃兒天黑就喊媽的哭喊聲,像村里掛在樹上的大喇叭,有聲有色地展播著農(nóng)村的生活百態(tài)。
后來,隨著時代的腳步,農(nóng)村生活慢慢改善了,家家都在門前的天井里,挖了自家的水井,女人們再也不用到老井上挑水與洗衣服了,老井也完成了歷史的使命,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前幾年,村里也通了自來水,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連自家的水井,也成了擺設(shè)了。再見老井時,我心里感慨萬千。井沿,因為長時間沒有人走近,而長滿了青苔。老井仿佛像一個被村民遺忘的老人,孤獨地迎來日升與日落,無奈地追憶著自己輝煌的過去。
老井的早晨與黃昏,早已在自己的沉寂里,漸漸死去了。那些曾經(jīng)的笑聲,曾經(jīng)的熱鬧情景,也只能在回憶里復(fù)蘇了。當(dāng)年挑水的女人們,有些還健康生活著,有些已隨老井死去了,時代變遷,輪回交替,這就是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