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敬國老師案例回復思路
最近在考慮是,把孩子丟在新房的小區幼兒園給他奶奶帶,還是自己帶去廣州?
廣州的住房環境要差 但是我下班回來或者星期天可以帶他玩 ?? 丟在家里可是得分開,孩子的很多問題自己就顧不上了。
關鍵是孩子奶奶很喜歡看電視可以24小時的看,而且很多時候思想觀念跟不上,孩子被她帶的時候還被開水燙過腿,事后還不去醫院,拖到我回來還不說,只為逃過指責??我是即不放心孩子。
但是現在特別想充實自己,讓自己學更多轉錢的技能,沒有孩子在身邊會更多時間拼,也早一點試試獨立好為遲早要離的婚姻做準備??
即使沒有出軌,但是對于婚姻只有束縛自由的感覺,還有不想看到他爸媽,從心里惡心,特別是他爸,我覺得我快瘋了,就算再努力,就算做到賺錢買自己的房,還是會跟來??
感覺心底的陰霾沒辦法根除,在我懷孕的時候,他爸曾當我娘家所有人的面罵過我b用都沒有,原因卻是我的女裝衣服更改版的問題、他中年的爸爸發表意見,但是我沒聽我是做年輕女裝的??
那時候懷孕八個月,我老公甚至沒覺得什么,事情不了了之,我媽氣死了,但為了我一句話沒說,沒有人跟我道過謙,沒有人體會過我幾乎抑郁的心情。
雖然過了幾年我依然放不開,我看到他爸我就覺得惡心,他一切我都覺得惡心,壓制不住,只想等強大后解脫,也許有人說我偏激,但是我真的很想遠離這樣的家庭,也想遠離本質惡心無能直男的另一半。
我們來看這個不太長的案例的組成。
第一部分:明確提出具體問題:把孩子丟在新房的小區幼兒園給他奶奶帶,還是自己帶去廣州?并且提出了兩種選擇的利弊。
第二部分:講述了自己之所以面臨這個問題的背景。自己之所以要面臨這個問題,是因為在做一些努力,準備離婚。
第三部分:講述了自己為什么要離婚。
來訪者的表面訴求,也就是關于孩子怎么帶的問題,在篇幅只占了三分之一。而后邊,為什么要離婚,占了三分之二,而且能感覺出,帶著強烈的情緒。
所以,我們可能要做的,不僅僅是要幫來訪者梳理孩子該由誰來帶的問題。這不應該是重點。那么重點在于哪里?
在資料中我們能看到來訪者的邏輯:
因為——
1、老公出軌(這個事情存疑,資料說的不是十分明確,需要核實)
2、惡心公婆,尤其是公公,曾當著娘家人的面用惡毒的語言攻擊自己。
3、在公公攻擊自己的時候,老公沒有站在自己的一邊,也沒有幫助自己處理情緒。
4、這個家給人感覺束縛自由(這個是需要澄清的問題,為何說到束縛自由?是因為和公婆一起住,還是其他)
所以——
我遲早要離婚(但是現在離不了,自己還不夠獨立)
所以——
自己去廣州發展,充實自己,培養賺錢的能力
所以,面臨問題——
孩子要不要自己帶
通過上邊的邏輯梳理,我們會發現,孩子要不要自己帶,只是整個邏輯末端的一個具體問題。如果上邊邏輯鏈條中,任何一條邏輯或者其所依據的信念有問題,那么,這個問題都會變成一個“偽問題”。
而且,從案主的情緒強度來看,她其實是需要一個離婚的姿態,希望能得到確認,自己是否真的要為此離婚。如果她真的已經下定決心要離婚了,她的行動應該是更加具體化的,而不是現在的“充實自己”、“培養賺錢的能力”,也不會去翻這些舊賬。
所以,作為咨詢師,在第一次回復這樣的郵件的時候,應該從兩個方面做:
1、針對具體問題“關于孩子要不要自己帶在身邊”,還是要有一個回復。這個問題畢竟是來訪者直接問到的,所以,應該正面回應一下。澄清其中的一些信念有偏差的地方,比如,住的環境差,對于孩子成長是不是有影響,其實未必。對孩子而言,和媽媽在一起,肯定比住的舒服重要更多。當然,作為咨詢師,我們應該知道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孩子帶在身邊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總之,在這個問題上,要有單獨的梳理,和正式的回應。
2、梳理完這個直接的問題,可以把話題引到重點上。
(1)讓來訪者決定離婚的原因,到底值不值得離婚。(避免因為一些不值得離婚的問題,而草率離婚。畢竟,離婚對于女性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會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真正走出離婚后的困局。現在來訪者明顯還有很強烈的情緒,即使離婚,也應該把情緒處理掉之后,給出客觀冷靜的評估。在這個案例中,公公帶來的情緒很多,所以,是否要為了公公的問題影響自己的小家庭,這也許是一個重要的點。)
(2)如果要離婚,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準備,自己到底還缺什么。(來訪者所做的準備非常的虛,比如充實自己,培養賺錢的能力。實際上,如果真要離婚,真的無法忍受婚姻,一般會做更具體的計劃和準備。關鍵在于心態的轉變,而不在于自己是否充實。其實本質是,來訪者離婚的勇氣還不夠。)
上邊這兩個問題,因為很多資料不全,所以,一般只能提出一些疑問,讓來訪者自己思考。如果愿意正視這些問題,可能會再來郵件。可能會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可能判斷有偏差,愿意繼續梳理。或者提出更坦誠的困境,比如承認自己勇氣還不夠,對自己不夠自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