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亦師亦友的恩師,在工作之外,常常提點我一些職場的“黑暗法則”,簡簡單單對事、深思熟慮對人。每次點撥之后,還順帶笑我,“白天不懂夜的黑”。
黑暗的思維方式,平時演練也就罷了,沒想到,平時的風平浪靜,只是因為在原來的崗位上長期穩妥努力工作。
但是,一旦涉及變動,比如換工作,即使這樣一件只是個人發展、實在沒有直接妨礙他人的事,都被人從背后插了不知多少刀。
在后來的危機公關處理中,大致了解到刀子來自什么方向,驚訝的是,以前并沒有得罪過、甚至根本不熟,所以應該也不是報復。
那究竟為什么呢?要是我知道,就不會被嘲笑白天不懂夜的黑了。可能真的只是順手插的,或者插別人一刀能讓自己better-off,或者是嫉妒向前走的人,或其他。不懂。
前公司的水很深。這句話早就聽過,但只有自己動一動,才切身體會到,嗯,是真的。
同樣的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換幾個字、不同的口氣、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傳話人、不同的聽眾組合,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甚至,本來相熟的人,都在不經意間,被人利用來傳話,這樣的傷害效果確實更好。
事情輪到本人發現,混雜的言論已經傳了幾圈,傳回來的版本,已經很讓人心寒、難過了。概括來說,就是 “XX是一個假惺惺的bitch,欺騙了我們大家,藏得這么深,不告訴我們要去XX工作,根本眼里不把咱當朋友,原來平時那樣子都是假的,枉費我們這些年對她那么好,這不,還是被發現了吧,想藏啊沒門兒,呵呵。”
三年相處的舊同事,感情也脆弱,敵不過眼前的煽動,沒有人想到第一時間去找當事人聊聊。所以,基本和我熟的和不熟的人都信了。而且,原來相熟的人更為莫名的憤怒和不爽,因為感覺自己受騙最深。
說說怎么處理的吧,算是新年第一件正能量的事跡。
發現來自前公司的一些言論風向異常,是圣誕節前幾天,當時壓力很大,而且越來越大,因為類似的言論開始從不同的渠道傳到耳朵里,以致于壓抑。
一開始告訴自己不要去在意,因為本人不太習慣加入八卦閑話,然而,慢慢的發現沒有辦法不去在意,你是當事人,有些結必須解開。
于是開始和相熟的朋友們溝通,有些小伙伴還是很知心的,私下見面聊聊就懂了;有些就持續莫名憤怒。一個人在莫名憤怒的時候是說什么都聽不進去的,越解釋越氣人。
所以在很多前同事依然憤怒不冷靜的時候,決定先放下這些煩心事,出去旅行,放松心情再回來處理這一團亂麻。旅行很開心,感謝男友讓我放松,這幾天真是吃得好、睡得香、玩得爽。
出去國外轉一圈有神奇的療效。深陷于是是非非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被一個大海的浪拍打了;去國外轉一圈回來小香港,才覺得好像只是一灘水很混的小池子。
帶著這樣淡定些的心情,開始處理舊公司的人際關系。
我的風格不是調查和開戰,不會直接與陰暗面撕,而是用陽光去照亮它,讓原本熟悉的人能夠重新看見。于是,各種名義組聚會和約飯,圣誕聚、新年聚、新工作“回門宴”、共同朋友聚、心水餐廳聚、天氣好聚等等,原本相知的老朋友、懂你的人看到,她還是她,人品性格,還能有假?
有些疑團和心結,一見面就釋然了,反而謠言顯得可笑、值得吐槽。見面真是很重要,都說要“珍惜眼前人”,反過來可能也只有眼前人才能夠被珍惜吧。
經此一事,也讓人與人的互相了解更立體了。換個工作,整理整理朋友圈子,也是一個收獲。
回頭反省一下,每個跳槽的人受到背后的言論影響是不一樣的,我好像算是相對嚴重的。反省自身原因,也是大意了,走之前除了沒說新東家的名字,說了太多其他信息,對上來詢問的人聊得太具體,當時沒想那么多,甚至連申請part time學校的進展都有問必答,后來成為被人利用的素材和源頭。這一點要怪自己。
整理好了過去,依然以陽光的心面對新的一年。親身學到的法則可要記住啦,凡事留下余地保護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