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北站:致青春迷惘與殘酷,一條路在站前神出鬼沒


【葉開】

我的第一次,是什么時候?

我說的是,第一次進入一座城市。任何進入,都無法挽回地失去了,如同你第一次失去少年時期,第一次進入青年時期。比如,我第一次進入上海,是在凌晨五點一刻,隨著179次直快列車一起,在晨曦與黑夜的糾纏中,悄無聲息地來到上海老北站。

我大概是左腳,又或者是右腳,第一次踏上老北站的第11號站臺,內心里一陣驚恐:我竟然親腳踏在了老北站的月臺上了,跟歷史突然重合。

1913年3月20日晚上十點三刻,宋教仁、黃興、廖仲愷也踏上了同一個月臺,他們要歡送宋教仁先生西去南京,然后北上北京,與各界人士商談國事。

就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刻,一個殺手從人群中鉆出來,朝著宋教仁的后背開了三槍。

宋教仁先生是那個時代最有可能彌合南北爭端的和平派、務實派、憲政派,他的各種協調能力極強,在國民黨中深孚眾望。宋教仁先生北上,本來可能以憲政制約大總統,開創憲政和平的中國歷史,從那時開始,進入了動蕩不安,或血雨腥風。

這個歷史的決定性時刻,就在我的腳下。

而我那時的狼狽,遠遠超過國民黨的幾大巨頭。

上海,到底是一個什么地方?我父親雖然是一個走南闖北的好漢,是見過大蛇拉屎,蠻牛斗象的角色,但也沒有去過上海。

在經典的綠皮車窗外,父親說:“上海,青紅幫的世界,犀利!太犀利!你要萬分消息,在火車上,不要吃別人的東西,不要和別人的水,不要吸別人的煙,也不要離開自己的行李,否則,一眨眼,就會不翼而飛。”

在父親恐怖的描述下,一個可怕的上海灘青紅幫橫行的世界,在我的腦袋里成形了。其實,那時候早就不是青紅幫的天下啦。但是,即便如此,上海灘也是無數高人轉圈的。比如,陳市長某次在南京路上,手腕上的手表竟然不翼而飛。陳市長大怒,找來青紅幫各個頭子,限令立即查處到底是誰干的。

第二天,有人傳信息,希望陳市長從外灘經過。

陳市長依約,帶著保衛人員從外灘經過。

等他回到辦公室時,發現手腕上已經戴上了手表了。

這簡直是我聽到過的最神奇的故事,而且是親耳從父親嘴里聽到的。但不知道他從哪里聽來。

總之,經他一渲染,我對火車產生了深層的恐懼感,覺得滿眼望過去,都是神色可疑的壞人。

179次直快列車從南寧出發,到晚上經過桂林,整個車廂已經塞得滿滿的了。連我們的座位底下,都躺滿了人,連廁所都狹窄空間里,都擠進去了七八個人。

四十八個小時,我一直在自己的座位上堅守著,眼看著自己的小腹越漲越大,膀胱如同氣球一樣,在身體里升起。

一夜在湖南境內奔馳;第二天,火車在江西境內蜿蜒曲折。我這么苦熬著,幾乎,所有的水分都聚集在了膀胱里了。又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凌晨,火車駛入上海老北站時,我已經想不起來關于陳市長和手表和青紅幫的任何事情了,我腦袋里,充滿了一個透明的、軟軟的、一戳就會爆炸的膀胱的形象。

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巨大的膀胱,慢慢地落在了上海老北站的月臺上。

可能是11號,也可能是5號。

只記得,上海老北站的月臺,有棚頂。

我在熹微中四處張望,看起來可能鬼鬼祟祟的。

我正要走到陰暗角落,打算一了身體里平生最迫切的夙愿,沒想到兩位戴著袖套的工人老大哥非常警惕地圍了過來,如同特工人員在圍捕嫌疑犯。

我立即掏出車票說,有票,有票。

但是,非常遺憾,雖然有票,但不能在月臺上做過多停留,更不可能直接從月臺上往鐵軌上澆水。我只好,隨著大群的旅客,佝著腰,魚貫而出。一出檢票口,一眼就看到了華東師范大學的牌子,是接新生的。

我很寬慰,立即想到,那么大一所大學,一定會有廁所,讓我痛痛快快地,舒舒服服地解決問題吧。

我抬頭望去,看到一輛老式的大巴停在旁邊,外形很像一個公共廁所。

等我要登上大巴時,才發現,自己幾乎不能再使勁了。再使勁,就百分之百忍不住了。這件事情,簡直人命關天。

我的行李,是一個師姐幫我拖上去的。

我當時,感動得幾乎要熱淚盈眶。

我知道,師姐肯定誤會我了,以為我手無縛雞之力。其實,我還是有一定力氣的,但是,我的所有注意力,所有的能量,都在約束那巨大的膀胱中。連汽車在顛簸時,我都能聽到水的晃動聲。

汽車駛入一條大路,兩旁的梧桐樹,無關痛癢地掛著大片葉子,在晨曦中搖曳。

我艱難地回頭,想看清楚老北站的模樣,但是,一片朦朧。

時間過去了三十年,老北站在我的記憶中,仍然一片朦朧。

你很難想象,這個車站,竟然既發生過宋教仁先生遇刺的重大歷史事件,又發生了我拖著巨大的膀胱,艱難地行走在月臺上的小時間。如果不幸膀胱爆炸,我也可能犧牲在上大學報到的路上,如同宋教仁先生犧牲在北上協調國內局勢的征途上。

老北站如今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連幾乎自稱本地人的一些年輕人,大概也不太熟悉了。我順便記起了老北站前那條天目東路——中國最古老的滬寧鐵路的盡頭,與天目東路一起,在這里結束和開始。

我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是一座英國式的四層龐大建筑,在剛落成時,這座漂亮的火車站,是遠東最美的火車站之一,承接了最發達的上海和南京之間的繁忙交通。北伐成功,蔣介石主政南京時,曾偶爾和宋美齡掛一列車廂,從南京到上海“shopping”。這列特制的“美齡車廂”,是從美國訂制的,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材料,最舒適的設計,車廂里有各種最高級的設施,方便主人使用。2003年籌建“上海鐵路博物館”時,技術人員從安徽淮南把這列車拉回上海,存放在博物館里。當時,車廂的底盤仍然良好,車輪還可以在鐵軌上奔馳。可見這個車廂的質量之高。

老北站,不再是一個繁忙的車站,而只是一個鐵路博物館了。

我還是在寫這篇文章時,才忽然發現,老北站變成了鐵路博物館。

很少人親眼看過老北站的建造方式了。

我們國內如今的鐵路,都是車站鐵路直接貫通的模式,但是,當時的老北站建造模式非常歐洲化,是鐵路到了這里,就來到了盡頭,如同輪船停泊了碼頭。火車駛入,停靠,然后再駛出。你在歐洲旅行,無論是布魯塞爾、巴黎、漢堡、慕尼黑、維也納、布拉格,火車站大多數都是這種“停泊”的模式。我只記得,好像科隆大教堂旁邊的科隆中央火車站,才是穿透式的鐵路。

而上海老北站,完美地復制了當時的歐洲模式。人們沿著月臺,一直走到盡頭,就是出口。不過,在歐洲現在,并沒有什么關卡再檢票,你下車,直接就沿著月臺走出去了。

說得這么熱鬧,其實,我只是來過老北站三次。一次是九月十四日晨上大學報到的第一天,第二次是在寒冷的十二月底女同學黎小清從復旦大學來找我,邀請我一起去蘇州玩。她來之前先買好了兩張票,直接敲開我的宿舍門,我們那時候不善理財,到了月底,早已經彈盡糧絕,柴米一空了。

我驚愕地看著黎小清,覺得她怎么又來了?明明不久前剛剛一起去了華東政法學院,在一幢宿舍樓里見到了一位學姐老鄉。似乎是隔壁遂溪縣的,具體但不記得了。幾乎連面容都一片迷惘。然后,黎小清又來了。

上海的冬天正在降臨,我這個雷州半島的土著,正在艱難地適應中。當時都是單褲,而且是那種偽軍裝的的確良或者晴綸面料的單褲,完全不抗風不防凍。唯一防凍的,是我的南方皮膚。奇怪的是,來自東北的老胡和來自山東的老王,都已經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我還是一件襯衫打底,一件偽軍裝套著,似乎完全不怕冷。還要一直到和黎小清從蘇州返回,真正見識了寒冷之后,我才在同志們的帶領下,也買了一套晴綸料的藍色長袖“運動服”,袖管和褲管外側,都鑲有兩條白邊的。那時候,似乎是標準的時髦。如果誰現在還穿這樣的一套“運動服”當作內衣,大概會被人看成是怪物的吧?

當時,我們個個都是這樣的怪物。

一看見黎小清,我頭都大了。

“老廖,我們去蘇州吧。”黎小清大概是這么說的。

也許,會比我虛構的這句話更直接。

“去蘇州?”我有點小驚,“可是,哎呀,我一分錢都沒有了。”

我沖著黎小清攤開雙手,似乎是為了證明我確實已經變成了窮光蛋。

“兩張車票我都買好了。”黎小清說。

你們要知道,當時買火車票不容易,不想現在上網12306就可以購票。當時火車票是緊俏品,而且是要到火車票代售處或者直接到火車站售票處才能購買的。相對于我們貧窮的大學生而言,火車票是奢侈品。一般來說,我們都是買站票。這次,黎小清也是買站票。

我的看法,蘇州能不去就不去,而且天這么冷。

可是,張家港的老龍善解人意地借給我了十塊錢,然后深色詭異地對我說:“機會來了。”

老龍的蘇州張家港口音,非常神秘,他還故作神秘,老大的巴掌拍在桌面上,啪的一生。

“什么鬼機會?”我嘟嘟囔囔地低聲說。

他一把扯我到一邊,說:“抓住機會,你就不再是童男子了。”

什么叫做損友?老龍啊老胡啊,就是損友。

老龍算得上是俗世奇人。他一到學校,報道完畢來到宿舍,就跟我打得火熱,說,“我已經有女朋友了。”

老龍的女朋友據說在老家,誰也不知道。那時候,也不懂用比喻,例如小芳這種。但是,現在看來,回想起來,大概老龍的所謂女朋友,就是小芳。雖然我們沒有當過知青,但是我們跟知青的年紀也就只差個十來二十來歲。老龍后來畢業又回了張家港,不知道是跟小芳終成眷屬了呢?還是另有新歡。

至于其他人,例如我們寢室的東北仁老胡,整天嚷嚷著只喜歡“少婦”,非常先進而且震撼。而那時候,我連少婦到底該是什么樣子,都不甚了了。

然后,我就被黎小清像是牧羊人趕著小綿羊一樣,一起走出宿舍,下了二樓,從一舍門口操場那邊橫穿過去,到中山北路馬路對面搭乘69路公交車,一路晃蕩著直奔終點——上海老北站。

從上海老北站進站上車,竟然是深夜了。

難道時光機器在這里發生了作用?還是我完全記錯了時間,黎小清來到我們寢室時,已經是晚上?合理推測,是這位法文系女高材生上完下午的課之后,匆匆忙忙離開復旦,去某處買了火車票,然后到華東師大。在當時那種交通條件下,這樣忙碌一通,其實非常辛苦的。我卻居然,連一杯熱水都沒有給她喝。這個反思起來,還要繼續慚愧,總有一天,應該當面再向她道歉。而且,我們在寒冷的冬天,搭乘一輛綠皮慢車,從上海老北站肅殺之冬中,慢慢地駛出,向著歷史深處朝北而去——后來看了地圖才知知道,蘇州是在上海西部,略微偏北而已。上海去南京,滬寧鐵路,也是略微偏北地沿著長江南岸,一路向西。

我們站在火車兩列車廂接縫處,那時火車密封性差,寒冷的風,不斷地從各種縫隙里鉆進來。我們站著,輪換著左右腳。感覺停了好多站,怎么不是到昆山就是蘇州了呢?速度,會給你造成一種遙遠感,覺得上海到蘇州,簡直太遙遠了,要兩個多小時。到了蘇州,已經是凌晨兩點多。我們下了車,沿著蘇州那幢蘇式老火車站到站前路,前后走了一通,發現完全沒有一個活人。我們又進了火車站候車室,準備在候車室熬到天亮,再沿著火車站前這條街,一直走到寒山寺。

火車站候車室也極度寒冷,完全經受不住。我和黎小清坐在鐵皮椅子上一會兒,就覺得受不了,又站起來。那時候,也沒有熱水什么的,連我們十八歲她十九歲那么年輕,都受不了這樣的饑餓和寒冷的雙重打擊。

我最終決定,從車站小販那里買了一雙襪子。

而且,又要懺悔的是,似乎是我自己獨自買了一雙,套在原來那雙外面,兩腳立即獲得了溫暖。

黎小清沒有買襪子,她的抗凍能力比我還強。

也許,我那時應該堅決地也給她買一雙?

我手里只有老龍借的十塊錢,實在有些緊張。

我還想過,去一所招待所,訂一個房間,然后可以一起蓋著被子,熬過寒冷的蘇州的凌晨。我建議一起出去走走,在刮面的北風中,進入了站前街。

我真的看見了招待所,也看見了招待所那種特有的招牌。

我看看黎小清,她的臉被凍得通紅通紅的。

我想,如果提出來,去招待所,她會怎么想?

本來就應該這樣嘛。

讓我的思緒再返回來,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一男一女兩個大學生,在寒冷的冬天夜晚,一起搭乘綠色的鐵皮火車,去蘇州。

我后來寫過一篇小說《去蘇州》。

那篇小說寫的一般,很多關鍵的細節,都沒寫出來。

就在這篇文章里,我也覺得,不應該寫出來。

我們在第二天返回上海時,我已經精疲力竭了,完全無法復述蘇州之行的種種,卻要面對宿舍的老龍、老胡等人“饑渴”的目光和嚴刑拷打。

我堅決不招,而且是避重就輕,“我們就是順著天目東路,一直向東嘛。”

“到底上了沒有!”老胡有點過度興奮。

他的叫嚷,招來對面寢室的一群狼。

老北站,就這樣,跟我的迷惘青春,完全融化在一起,似乎是某種高強度的材料燒結而成。

那時,上海火車站新站還要一個學期之后才開通。所以,我來上海,是到老北站下車。但是,一個學期之后寒假返回老家,卻改成了上海火車新站。

老北站突然就變成了歷史。

我很疑惑:難道是黎小清提前得知這個消息,買票來找我,最后一次體會老北站的無窮魅力?

老北站的突然關閉,讓我上大學的那一次攜帶著巨大的膀胱的無聲無息進入,成為一個特殊的個人姿勢。對于歷史也許毫無意義,對我自己,卻是一個雕塑般的存在。

米蘭·昆德拉在他的小說《不朽》里談到,一個人的姿勢,有時候比他的本人更重要。我們常常只記住一個人的姿勢,比如列寧,比如希特勒,比如斯大林、比如丘吉爾、比如小羅斯福。然而,這只是一種姿勢,此外,我們還知道什么?

我到底是左腳第一步踏在第11號站臺,還是第5號站臺?這個讓我仰望天空,好好想一想。我只記得,雖然仰起頭,也沒有看到天空。那天早上,我已經足足四十八個小時沒有上過廁所了,沒有小便過了。

在十八歲之前,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在雷州半島老家,做一個摸爬滾打,捉魚摸蝦的江湖小俠,上樹摘果子,下河玩泥巴。各種小好漢干過的好事壞事,我都干過,唯一沒有干過的,是出遠門。

我們這些鄉村猴孩子,對出過遠門的人都無比崇拜。

像我八叔那樣,一個人扒火車,從雷州半島一直向北,向北,先是去東北,然后去了西北。最后,從大西南回到了河唇。而我,一直到十八歲出門遠行,都沒去過離家五十公里之外的地方。而這次上大學,我滿懷著一泡巨尿,佝僂著身體,就這樣,沿著老北站古老的月臺,進入了上海的中心。

這個我記憶非常清晰,比我昨天去上班路過一條有花有雨的街道,還要清晰。

我一直在想,為何在蘇州那次,沒有去招待所開一間房呢?

那時,我的世界為何如此的澄澈?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963評論 6 54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348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083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706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442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02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795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98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42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87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48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30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10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1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12評論 1 294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24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462評論 2 378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正月二十平凡日子中的一天但對于我來說這是我一直銘記的日子是我最愛的奶奶生日奶奶去世9年來第一次寫一篇文章來紀念奶奶...
    王驍沫閱讀 543評論 0 0
  • 最近比較愛追憶往事,不知是否因為年紀的緣故,都說年紀越大越容易想起往事,自知自己是個理性的人,凡事心里都有個...
    bc4d1bc3fffc閱讀 237評論 0 1
  • 1.書 2. 學習用品 ~
    c17eb967ef09閱讀 258評論 0 0
  • 今年初,微信發紅包這事兒風靡朋友圈,開始只是過年過節大家發個意思,圖個喜慶。然后漸漸地這事兒就變了味兒。 剛開始大...
    萌小蒙萌懂閱讀 536評論 0 1
  • I made a to-do list every morning from this week. It is r...
    老蠻腰閱讀 344評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