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微信發紅包這事兒風靡朋友圈,開始只是過年過節大家發個意思,圖個喜慶。然后漸漸地這事兒就變了味兒。
剛開始大家還建個群搶個樂呵,搶個幾毛一塊的也覺得挺開心,后來要是搶到幾塊錢,再來個手氣最佳簡直覺得跟中了彩票一樣,一看到紅包就覺得“不搶不舒服斯基”,要是沒搶到還會暗暗不爽一會兒。這個時候其實都還是比較正常的,大家可以接受的。
緊接著,朋友圈里開始出現了“微信乞丐”。這種群體具體表現為變著法兒的像你要紅包,各種語錄為“發個紅包給我,我告訴你我對你的印象”,“今天是XX節,我們倆的關系發多少紅包你看著辦吧”,“趕緊微信給我五塊錢紅包,一會兒還你”結果發你一張五塊錢的圖片讓你哭笑不得。
后面紅包變成了一種變相乞討,本來是一種開玩笑的方式,花招多了,次數多了,人也就慢慢感覺厭煩了,經常以友情的名義讓發紅包,錢也不多,幾塊錢大家都不缺,但是慢慢形成了微信乞丐的嘴臉,為了幾塊錢天天私信或者發朋友圈,有時候評論一下就中招要求你發紅包,這種“綁架”式索求紅包,比強迫讓人點贊還讓人無奈。
難道我們之間的友誼不能通過微信好好聊聊天,說說話,談談彼此的近況和心事來更了解彼此嗎?非要發個幾毛一塊的才能代表我記得你,我在乎你,我們之間的友誼就需要幾毛一塊錢來維系嗎?親愛的朋友,我們什么時候變成了這樣,為了這區區幾塊錢開始放下自尊去向對方要錢了?平常發個紅包逗逗樂無妨,但時間長了,不是每個人每次都有耐心和精力去玩這種游戲的。
我不希望我親愛的朋友成為一個“微信乞丐”,每天沉迷于幾塊錢的紅包游戲中。如果真想維系我們之間的感情,不如哪天我們約好,喝喝茶,聊聊天,一起看一部老電影,回味我們曾經的舊時光,這樣的溫馨和溫暖才是友情當中應該有的不是嗎?
天涼了,我提醒你加加衣服。
你不高興了,我陪你聊聊天。
你開心了,我在這頭真誠祝你幸福。
你需要我的時候,我馬上出現。
如果你不開心了要紅包,開心了也要,你的喜怒哀樂如果全建立在一個小小紅包上,而忽略了那么多人生美好的東西,那么對不起,給你發完這個紅包,我們不再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