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名,大兒子壯兒,小兒子宸寶,我是二胎媽媽,趕上了猴寶大軍,目前休假在家。
似乎沒有做好迎接二寶的準備他就這樣來了,也許大多二胎媽媽都有同感,第二個比第一個好帶,其實真是這樣嗎,同樣新生兒期只能通過哭表達需求,同樣有各種敏感期,同樣得夜奶,許多的重復,只是這一次,更加淡定了,駕輕就熟地應對突如其來的吐奶等狀況,不再一驚一咋,什么都是“這是正常的”,對二寶的關愛絕對不比大寶的少
相反,隨著二寶的到來,大寶不再是家里唯一的中心,作為哥哥,被動地進入角色也蠻讓人心疼的,得自己洗漱自己睡覺,得幫助扔垃圾幫助給弟弟洗屁股,四歲而已,虧欠感油然而來。更覺慚愧的是,隨著和寶爸感情的降溫,以為孩子不懂,某次偶然問他,你覺得爸爸愛媽媽嗎,他的回答的,爸爸和媽媽互相討厭對方,的確驚到我了,小小的腦子里有了多少心思,都以為努力給他一個溫暖的家,下班了也盡量陪著他,原來家里不和諧的因子還是被他捕捉到,我想我是不合格的。他說喜歡開心的媽媽,不喜歡生氣和有心事的媽媽,以為這只是小孩子無心的期望,其實現在的知道,是真實的期盼。
常常想該做個怎樣的媽媽,今天偶然讀到一篇文章,提到“我的媽媽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這個媽媽是悲哀的,或者說是一群媽媽的悲哀,太多的媽媽為了孩子為了家庭舍棄自我,換來的卻是老公的否定孩子的蔑視,我不想變成這樣。那么我應該是什么樣的,需要正能量吧,不想老公再質問我,你給這個家帶來多少正能量,又帶來多少負能量,天哪,我也是悲哀的。
不為孩子,不為老公,只是為了自己不討厭自己,多讀書,少抱怨,控制情緒,從簡書發文第一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