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這個宅男來說,白天一般都是用來忙著打游戲,看電視劇和睡懶覺的,這樣看來寫作好像的時間只有晚上了,于是深夜寫作漸漸成為我的一部分。假期的生活有很多人過得多姿多彩,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也許打游戲能放松我的心情,或者買買買能讓我變得冷靜,再比如深夜里響起鍵盤打字的聲音,怎么高興怎么來唄。放一首輕松的BGM,單身多年的臺燈一直沒迎來它的女神——第二根燈管。好吧索性不睡了,陪著我一起面對白如紙的屏幕開始奇思妙想······
100層的塔,你要到達101層,開什么玩笑,難道你要從哪個犄角旮旯迂回到天上去?瞎扯淡。
跟一朋友談起這個話題時,他一臉不屑的表情著實令我不舒服。
因為這個題目的范圍太廣,我始終無法很輕松拿捏,所以這期我們就來談談適應中學生的101層。
其實很多人和他的想法一樣,包括我在內,上學的時候,只是一心研究學術方面的內容,這并沒有什么錯,只是在某些方面對我進行了限制。
我一直追求“術業有專攻”,以至于從不在乎這雜志那雜志的,唯一一本可能就是多年前心血來潮的買的讀者,很慚愧,到現在那本書我還沒有看完。
在這件事上,父母是大力支持我的:
別整那些沒用的,有時間的話還不如背背古文,做做題,抓緊備考。
這些都不要緊,使我生氣的是剛買的吉他也在家長的監督之下失去寵溺的光輝。以前的回憶暫且停一停吧,因為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所以我也不再說什么,不過現在看來,不看課外書略顯欠妥,所以我需要你:
延伸知識的寬度
很多學習好的人,在其他方面也有建樹,諸如人際交往,或者是運動方面的,沒經過專業的指導,倒也算不上算不上術業有專攻,但總比悶頭讀書要好得多。我一高中同學,人長得俊俏,成績優異,還有一副好嗓音。在高三緊張的時期里我們忙得焦頭爛額,但他還能同時兼顧健身,能想象到他的時間是合理分配的。我不止一次問過他:你是如何做到同時具備這么多優點的。
擴展,僅此而已。他回答的平淡無奇。
后來推薦給我幾點,在此我分享給你:
術業有專攻,其他靠邊站。
在學習很多知識的同時,要分清主次什么是目前重要的,什么是以后學習也無妨的,爭取求得利益最大化。
從101層的塔迂回過去。
有時書本上的內容是片面的,你需要讀不同的書加以整合。
從生物書上認識了諾貝爾,幾天后翻閱一本旅游雜志卻了解了諾貝爾的出生地是斯德哥爾摩,這是一種知識的補充。
你也許會說這種東西問度娘啊,但我相信,很多人很難做到什么事情都去運用發散思維,所以你所要做的就是了解不同的知識,形成更廣闊的靜脈網絡,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武裝你自己。
合理安排,不希望累個半死。
有些人的上進心超乎你的想象,有上進心當然是好事,要大力推廣,但應該有個限度。我不希望讓自己變的很累,說白了,我只想在某個黃昏時刻,喝上一杯綠茶,聽一首Gontiti的《朝》,讀讀書,或者彈彈吉他,可能我說的有點過于小資,但這是忙了一天對自己的一點點獎勵,還是很有必要的。
100層的塔很難到達,倘若到達,以為這就是全部,殊不知,在它深入云端的那一層,才是你應該看到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書與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