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一直不愿意去觸碰這個話題,不僅因為這是一個形而上的問題,還因為我自己也曾是一個怕死的人。但我們害怕是因為我們的無知。直面恐懼,認清本質,會好一點。
?死亡,代表著是肉體的消散,是意識形態的消失,是認知記憶的消亡,你仿佛沒有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孤零零地一個人走掉。前世與你無關,后世也與你無關。虛無,黑暗統治了一切,吞噬了一切。而這一切,你也不會感覺到。因為,這世上,你,已經,死掉了。
?仔細想想還真是可怕,甚至恐懼。這種恐懼深入骨髓,滲透靈魂。當我們花費了一生的時間去學習與認知自我,去體會和感受世界,去發現和尋覓幸福,直到我們變得完整了,終于我們變得完整了,死亡卻會把這一切都帶走,絲毫不剩。
?但我們就該去害怕死亡么?我們真正害怕的是死亡么?如果不是,那我們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我相信每個人總會在生命的幾個深夜里,有意無意地想起死亡,然后恐懼由內而外散發,讓你害怕。
?其實,你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深深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回想那些日子,多半是白天碌碌無為,或是生活黯淡無光。你害怕自己就這樣無人知曉地走完一生,你害怕生命沒有方向沒有價值就這樣結束掉。我們的大腦很聰明,當生活沒有變化,他會思考自己是不是已經死掉了。所以去提醒你這一點,用思考死亡的警告來告誡你,hey,buddy,醒醒吧,你還活著呢!去做點什么吧。
?所以,活著就應該保持清醒,去融入人群對抗不安,不要做一條孤獨的鯨魚,鳴奏著孤單的樂曲,最終沉入深不見底的大海死去。去尋找真愛對抗孤獨,不要封閉自己認為自己可以像圣人一樣去對抗孤獨。
?圣人能夠去對抗孤獨,是因為圣人在傳道,自己的道,則不會被死亡帶走,會永恒的流傳。而眾人需要一個永恒的信仰去寄托,需要一個永恒的存在與自己同在,這樣自己渺小而短暫的生命就有了依托。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去信佛信耶穌信春哥得永生,這也就是為什么宗教可以撫慰人心的原因。
?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終究會死亡的事實,那么考慮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就格外重要。我們雖不能像圣人去創立一個宗教,但我們可以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傳播我們自己的道,傳播我們的價值觀,正如我現在寫這篇文章,看到的你,會跟隨我的邏輯和思考,這是我存在的意義,因為有你在,我的生命不孤獨。
?我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會影響這個世界的發展,這是蝴蝶效應告訴我們的。所以,盡可能的去做一個better man,去做一個善良的人,成為一個傳道者,為這個世界留下你生命存在過的痕跡。正如我們讀王小波,讀尼采,他們留下的文字讓我們切實感受到生命的跳動,感受到他們的存在。
?生命是一個輪回,其實我們身體的每一部分都來源于塵土,來源于宇宙最初的原子,分子,我們死后,這些原子,分子也不會消失,歸于塵土,他們會成為大樹,成為雄鷹,成為世間千千萬萬事物的一部分。
?生死輪回,不知何時,不知何地,你一定會再次轉生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有緣,我們還會相見,不如我們約定,你給我點個贊,讓我記住你,而我答應你,不會因死亡而遺忘我們的約定,我會記得,有你的贊再等著我。
?“如果我們沒有死,那我們就沒有真正活過”。 ? ? ? ? ? ? ? by——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uE 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