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承辦區角游戲觀察活動,我們開放了小一班和大二班兩個班級。區角自主游戲開始后,幼兒各自興趣,選擇玩喜歡的游戲。小班每個區域都有幼兒玩,而大班的圖書區、藝術區顯得比較冷清。兩個班有一個共同點是積木區的人特別多。搭建是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搭建技巧進行自己喜歡的游戲。
但大班孩子和小班孩子搭建材料和作品的相似度特別高,這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大班孩子是否在重復低水平游戲。一是從大班投放的材料來看,雖然有樂高、磁性積木、木質積木等各種積木及輔材,但孩子們仍然以玩樂高為主,其他類型材料的拼搭很少。二是孩子多是個人進行拼搭,作品展示也是以個人進行,很少有同伴合作的作品出現,即使有,也只是簡單的參與,并沒有從開始就參與計劃,設定過程,計劃材料,設想結果等合作過程。
通過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大班孩子在建構游戲中并沒有得到最近發展區的發展。教師應該為孩子提供鷹架,助力孩子游戲水平發展。一是投放更適合大班年齡特點的結構材料。除了和小班一樣的大顆粒積木外,我們可以在大班投放一些小顆粒材料,增加拼搭難度,激發幼兒興趣,讓他們接受適度的挑戰。二是組織幼兒認識新材料。大班建構材料雖然很多,但利用率不高,教師可以利用專門時間為幼兒介紹新材料,包括材料名稱、簡單搭建技巧等,引發孩子對新材料的興趣。三是引導幼兒做復雜的計劃。引導幼兒設定游戲情節,綜合運用材料,學會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復雜的游戲。也可以在游戲回顧時引導幼兒下次繼續玩當天的游戲,促進其游戲持續發展和幼兒連續思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