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一個新名詞:“手機依賴癥”。自從有了智能機,我們有些人多了一個“男朋友”,有些人多了一個“女朋友”。我們對此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首先來測試一下,你中招了嗎?
1、走路時玩手機
2、做飯時手機必須放旁邊
3、上廁所刷手機
4、洗澡時手機帶進浴室
5、醒來第一件事拿手機
6、睡前最后一件事放手機
7、找不到手機就心煩意亂
8、手機沒電很緊張
9、手機沒信號很抓狂
10、朋友聚會 各自玩手機
有沒有中招5條以上的,有些人甚至有10條。恭喜你,你中毒已深,再不治療,恐怕就要病入膏肓了。
我想寫這篇文章,實際上是想自救,我感覺自己快要離不開手機,我很想脫離手機過一段時間。然而,沒有足夠的勇氣。我意識到這種嚴重性,開始克制對手機的依賴,如果你有這個病,也很想治療,我們一起吧!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球有6億多人使用手機,中國有近1.6億人擁有手機,是世界上擁有手機人數最多的國家。人們一天要看150次手機,按普通人每天清醒16個小時計算,平均每6.5分鐘就要看一眼手機。
那手機過分的依賴對我們有什么危害呢?我們經常會看到下面類似的新聞:
此外,有研究顯示在床上使用1個多小時手機等會發光的電子產品,會阻礙人體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將受到影響,并使睡眠處于淺狀態。人體生物鐘長期被打亂,則會影響新陳代謝、情緒、免疫力,導致疾病多發。
人們在玩手機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身體的疲勞感,事實上,長時間盯著手機 屏幕會造成眼疲勞;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會造成頸部、手臂肌肉疲勞;而長時間過度使用觸屏手機,會導致手部關節、肌腱損傷性癥狀群,包括手指、手腕關節疼痛無力,動作不靈活等,形成所謂的“觸屏手”。
手機依賴癥”大多在一些性格比較孤僻、缺乏自信的人群中出現。這些人有的希望通過手機與外界保持聯系,使自己不被社會遺忘;有的希望通過手機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維持高效率工作的形象。“手機依賴癥”還表現在溝通多通過手機進行。
下面這些場景你可能不陌生。
昨天晚上失眠,但實際上我十點左右就已經洗漱完畢,準備睡覺。我把手機放床頭的桌子上,手機短信震動的聲音迫使我不自覺的翻看手機。雖然我確實也在等某人的回復短信。時間提醒到11點半,我依然沒有睡著,我感覺到自己生病了,手機依賴癥。我決定自我治療,于是決定開始寫這篇文章。
我回想過,手機確實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包括社交板塊,豐富了我們的資訊信息。然而,更多的剝奪了我們很多重要的,珍貴的東西。比如說友情,以前閨蜜之間會經常見面約飯,暢聊,游玩。而現在,微信和電話取代了大部分。比如說愛情,經常在戀人之間有這樣的抱怨,我感覺你的手機比我更重要。你能不能放下你的手機。比如說親情,過年回家,開著電視,卻各自拿著手機各自玩。以前會陪老媽去逛街,還很懷念挽著她的手,等她從試衣間出來的樣子。而現在,網購便搞定了。吃飯,忘記幫忙夾菜,因為還在忙著回復信息。比如說身體健康,拿著手機,刷著朋友圈,于是跑步的時間沒有了。網購的當口,沒有時間吃早餐,忘記喝水了……我們很忙,忙著和手機親密接觸,開始慢慢不愿意和別人面對面的溝通,感覺見面不知道說什么,我們還是自拍,發圈,玩手機吧!
這不是我所熱愛的生活,四月份去武功山徒步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是無信號狀態,因而我感受到自然的存在,感受到同伴的存在,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存在。這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翻閱了網上很多關于手機依賴癥的解決方案,大部分都差不多,我想最重要的方法是你決心改變,你想改變的心。
我也初步給自己定了幾個小目標,作為初期適應階段練習,在此分享給大家。
1.準備睡覺之前,將手機放在客廳,不要帶進臥室。(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在床上玩手機,醒來玩手機,減少輻射。當然,你如果用手機當鬧鈴的話,可以選擇買一個鬧鐘)
2.清理手機微信,比如雜亂的公眾號,群消息設置免打擾,微信信息取消提醒消息。
3.卸載手機部分app。尤其是游戲和閑置的app.
4.和朋友保持線下互動。享受美好生活。
5.定期進行戶外活動,感受大自然。
最后,愿所有的小伙伴們都能克服手機依賴癥,找到自我,找到生活的本質,擁有真正的身心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