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高速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個東西開始愛不釋手,哪怕只是半天兒不見,也會魂不守舍,坐臥不寧。高科技在給人們帶來溝通便捷的同時,也將一種“新鮮病”——手機依賴癥“捆綁銷售”給了現代人,尤其是青年白領、大中小學生、中年無事者。
“手機依賴癥”表現
1.你是否總是把手機放在身上,如果沒帶就會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做其他事情?
2.當一段時間手機鈴聲不響,你會不會感到不適應,并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是否有未接電話?
3.你會不會總有“我的手機鈴聲響了”的幻覺,甚至經常把別人的手機鈴聲,當做自己的手機在響。
4.接聽電話時你是不是常覺得耳旁有手機的輻射波環繞?
5.你是否經常下意識地找手機,不時拿出手機看看?
6.你是否經常害怕手機自動關機?
7.你晚上睡覺也開著手機嗎?
8.當手機經常連不上線、收不到訊號時,你會不會產生焦慮和無力感,而且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
9.最近經常有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癥狀出現嗎?
如果以上問題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經患有“手機依賴癥”
應該如何克服“手機依賴”癥呢?
一、刪掉無用的社交軟件
大部分人使用智能手機手機主要是在刷各種社交軟件,而微信、QQ、和微博這三個社交軟件所占的比重最大,而通過調查發現一般青年和中年人群使用微信的比重較大,好多人基本上都不怎么使用QQ。那么就可以考慮卸載掉QQ,不然每次看完了微信不看一眼QQ心里又感覺過意不去又想刷一下QQ,刪掉QQ后既節約時間又解決自己的后顧之憂。青年則推薦只使用QQ一個社交軟件,而一些青年微信、QQ都需要使用的話,則建議你們只看別人發來的信息,不要去刷QQ空間和朋友圈。至于微博感覺你要是不追星真的沒有安裝的必要,好多人又說了”我在微博上可以學好多知識啊“,但我要問”刷了這么長時間的微博,你真正的學到了多少知識?相比于我們系統、認真的學習,通過微博進行的碎片化的學習帶給我們的東西其實微乎其微。如果你的這幾個社交軟件都不能刪請繼續往下看。
二、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使用手機上網
建議每天為自己制定兩個小時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最好是中午和晚上各一個小時。好多人怕萬一有重大的事情自己錯過了怎么辦?這個你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的大事都是通過打電話來通知的,這點我自己也是深有體會。自己在高考完得到了第一部自己的智能手機,隨后便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手機依賴癥”患者,從大三上學期開始用這個方法克服“手機依賴癥”到現在已經半年多了,現在自己對手機也沒有那么依賴了,而且在這這段時間自己并未錯過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培養其他興趣愛好
”手機依賴癥“的養成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自己沒有其他的興趣愛好,只能用玩手機來消磨自己的寶貴時間。我自己在放下手機后也培養了許多的興趣愛好例如寫作、打乒乓球、養花及讀書等,不妨從自己生活周邊尋找其它的興趣點,比如參加體育活動,朋友聚會,戶外旅行等。這樣也可以大大減少自己接觸手機的時間,這樣會使我們發現更多的生活中的樂趣,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也有利于減少當下流行的抑郁癥的發生。
四、殺手锏——換個非智能手機試試。
如果自制力比較差,以上的幾點做不到,那么就可以換個非智能手機試試,用這樣的方式逼迫自己遠離智能手機,回歸到以前的日子中。這樣體味幾天沒有手機嗡嗡作響的清凈日子,也許在習慣之后就能不再那么依賴智能手機了。
看了以上的方法,希望“手機依賴癥”患者可以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我今天先不使用手機,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戒掉“手機依賴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