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杜甫的詩與人

或許,杜甫、王維、李白可以代表唐詩中的儒釋道。尤其杜甫,他有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和明知不可以而為之的韌勁,而這兩點,恰恰是儒家的精神,當(dāng)然,更不消說,“仁”這個字,明明就是杜甫的注解。杜甫是唐詩中的一座山,凝重沉郁。山的一邊,是開元盛世,山的另一邊,是安史之亂,以及其中其后的生靈涂炭民不聊生。這兩邊的勁風(fēng)吹拂他,鍛造他,磨折他,也成就他。杜甫是鳳凰,當(dāng)塵世于他如修羅場,他更加高亢長鳴,浴火而起,千百年后,我們還在細(xì)細(xì)觀摩他的歌聲和落羽,便是這些不朽的詩作。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時間奔波困頓,唯有早年算是比較快意自得,那時的詩,我們尚可以清晰看到詩人的底色,一顆未經(jīng)多少磨折的,還充滿著豪情壯志的心。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作此詩時,詩人二十四歲,其時正是學(xué)有所成,壯游未已的好時候。其實當(dāng)時詩人剛剛落第,略有不同的是,此次落第并沒有對杜甫造成什么消極影響。究其根源,許是詩人對自己牢固的自信罷,《壯游》詩里,他這樣描述自己“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業(yè)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jié)交皆老蒼。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七歲作詩,十四五歲便已經(jīng)是翰墨場的一個人物了,崔尚、魏啟心一般的老前輩都把他比作班固,揚雄。并且對于這種贊譽顯然詩人是受之無愧的。有時候也會想,會不會詩人一生的困頓磨難,都是源于他對自己的才能充分認(rèn)識和對這個社會的不充分認(rèn)識所引起的矛盾沖突呢?又或者,因了他的才能,他的意志,他心里牢不可破的“道”,使他對那個社會永不會失望,那些希望支撐著他不妥協(xié)不茍且,當(dāng)然也就不富貴不安逸。

但是,二十四五歲的杜甫還想不到這些,他的心里,此刻是蓬蓬勃勃的朝氣和希望,還有著剛剛從書齋走向山水的詩人的不可抑制的喜悅和欣然。這些東西在這首詩里飽滿充盈,呼之欲出。年輕而好奇的眼睛,年輕而好奇的心,岱宗是怎么樣的呢?齊魯青未了,望岳而望不到邊,“青未了”,五字囊括數(shù)千里,真乃胸中氣象,筆底文章。齊魯青未了謂之寥廓,接下來作者又以“陰陽割昏曉”謂山之高大,一山之隔,而昏曉不同,只能是造化所為的神奇峻秀了。遠(yuǎn)觀如此,近前呢?山中云層激蕩不窮,胸中亦是激蕩不已,這時薄暮已來,鳥倦飛而知返,年輕的詩人此時此景,當(dāng)真是胸膽尚開張了,不由不豪氣干云,發(fā)誓要“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想當(dāng)初“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如今詩人杜甫重登泰山,再臨先賢足跡,胸中亦是類似情懷。不由想,李白登山而尋仙“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杜甫望岳,心中追求的還是儒家的精髓,所謂“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也。

二十四五歲至三十四五歲期間,正是杜甫最好的時候,他像一只羽翼初豐的雛鳳,翱翔長空,“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年輕的心彼時是自信而張狂的,他自信憑自己胸中所學(xué)“萬里可橫行”。這天地間不過是他遨游的場所,這廟堂江湖都不過是他任意施展的所在。其實杜甫亦是驕傲的,和李白的驕傲不同,李白的驕傲是一柄劍,恣意縱橫,鋒芒畢露。而杜甫的驕傲,是一座山,居高臨下,巍峨不動,或許這源于他對自己的才能和信仰深信不疑,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心匪石,不可移也。縱使后來感嘆“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縱使“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饑走荒山道”。我們的杜甫從來都沒有變過,他便是“儒”,是“仁”,是貧不易志,潦倒不忘“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我們把目光仍然投向年輕時的杜甫,那時的兩首詩非常可以代表當(dāng)時的詩人,《房兵曹胡馬》《畫鷹》: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fēng)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房兵曹胡馬》

素練風(fēng)霜起,蒼鷹畫作殊。聳身思狡兔,側(cè)目似愁胡。絳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dāng)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畫鷹》

一方面,此時的杜甫已經(jīng)可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凡筆望一字不可得”。另一方面,這兩首詩中可以形象的看見當(dāng)時作者的狀態(tài),自負(fù)而傲然,筆有鋒棱,心意驍騰。他的人生是“風(fēng)入四蹄輕”的鵬程萬里,他的精神是“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清人邊連寶評價其詩“筆力矯健,有龍?zhí)⑴P之勢,其嫉惡如仇,硉矹不平之氣,都從十指間拂拂出矣“。

在杜甫的青年時期,值得一提的一個事件是,李白和杜甫的相遇,那是盛唐兩位詩歌高峰的相遇,是山和水的匯合,是明月和曜日的交輝。聞一多說過,歷史上可以與此次會面相媲美的,也許只有老子與孔子的相遇了。你看,世事便是這樣的巧合,歷經(jīng)一千多年之后,道與儒,再次在詩歌的路上相遇,這是大鵬與鳳凰的并肩翱翔,是《道德經(jīng)》與《論語》的再次碰撞。我們無法想象這兩座高峰是如何的攜手同游,談詩論文,有跡可循的是,兩人結(jié)束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出游生涯后,杜甫便也結(jié)束了這段快意的游覽,“快意八九年,西歸到咸陽”。

從杜甫到長安開始,他便一步一步踏上了命運給予他的磨練和征程,這里甚少舒展快意,這高飛的鳳凰,遇見他的風(fēng)雨和劫火,先是仕途的不得意,不過那時杜甫的生活除了仕途上的不得志,其他方面還是可以說多姿多彩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雖說其自言“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但詩人此時還是頗有閑情的,比如《飲中八仙歌》,詩人簡直是調(diào)皮的,頑童揮椽筆,玩笑心思,《史記》手法,賀知章、李琎、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個個醉態(tài)可掬,而又形象鮮明,使讀者不由隨之莞爾: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一首柏梁體,諸人盡酣然。可是這邊詩詞唱答未已,那邊鼙鼓動地而來,安史之亂。詩人和整個國家陷入煉獄。

安史之亂中,詩人輾轉(zhuǎn)流離,家人離散,衣食堪憂,但就是這種情況下,詩人寫了很多詩,記錄這場終止盛唐的劫數(shù),后人稱之為“詩史”。可是,我們更知道,淚眼憂民方為圣,血書寫盡史書來。鳳凰垂翼,杜甫垂老,仿佛都是一朝夕的事。那個“萬里可橫行”的人,那個時刻想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人,此時短發(fā)蕭騷襟袖冷,他的筆突然沉滯起來,因為這上邊承載著國破山河,戰(zhàn)火家山。杜甫的一生,寫了很多寫景的詩,但是沒有哪首比這首更加催人淚下,更具代表性。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人的筆,是早已成熟的了,詩人的心,隨著磨難的次第到來,也更加偉大和渾厚,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fēng)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yuǎn)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fēng)/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似乎是給子美最恰當(dāng)?shù)淖⒔猓钢静挥宓膼壑募覈呐逻@里已經(jīng)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這時候,這愛化作他的沉痛,是他揮不開的迷霧和鐵幕。國破了,山河空在,春天仍然回來,只是人跡寥寥,草木徒深,花鳥同悲,人何以堪?文人憂國,是同憂患共泣血,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生活之于杜甫,是“一片花飛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磨難和不順之于他,從來都是雪上加霜,一來再來。命運沒有給過詩人多少“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機會,安史之亂的結(jié)束甚至沒有使詩人的生活有所好轉(zhuǎn),仍然是困頓飄零。他在那樣深那樣闊的苦海里掙扎,“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窮苦,輾轉(zhuǎn),老妻稚兒隨之忍饑捱凍。他的身世“飄飄何所似”,可是他的詩文,越發(fā)的凝重,一字千鈞。像是給命運的還擊,這只鳳凰仍然在唱,這聲音穿過荊棘,穿過烏云,如黃鐘大呂,如野火燃云,永遠(yuǎn)的,響徹歷史和詩歌的上空。

登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我愿意以這首詩作為本篇的結(jié)尾,因為這是杜詩中的經(jīng)典,高峰上的高峰,是被譽為“曠代之作”的不朽之作。更因為這首詩,飽含著詩人這一生的磨難漂泊之苦,以及這磨難漂泊之苦所鍛造出的不朽的靈魂和結(jié)晶。關(guān)于這首詩的卓越之處,歷史上有太多的人來描摹揣測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此詩后三年,詩人便逝世了。他的一生,終于沒有脫離貧病痛苦,但他的心,從來也沒有低下塵埃過,就在離去的不久前,他的《朱鳳行》仍然以朱鳳自喻。聞一多說,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莊嚴(yán),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當(dāng)之無愧,對于命運給他的不平和磨難,我們只有相信梵高說的:生命是播種的季節(jié),收獲是不在這里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825評論 6 546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8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980評論 0 38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4,064評論 1 31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79評論 6 41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109評論 1 33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9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87評論 0 291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799評論 1 338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515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750評論 1 375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22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933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32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67評論 1 29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9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70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