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一個人的朝圣》有感
《一個人的朝圣》英國劇作家蕾秋.喬伊斯作品,講述一個平凡如你我身邊的普通人哈羅德,在退休后的某天收到一封信后,從此改變了他之后的生活的故事。
哈羅德有個不幸的童年,在他十三歲那年,母親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父親戰后歸來,像變了一個人,沒有給他家的溫暖,總是頻繁的換不同的“阿姨”,最后老年癡呆,在養老院孤獨終老;而哈羅德,十六歲就離開家,娶妻生子,在釀酒廠工作到老。與妻子莫琳由于兒子戴維的出生以及去世而日漸疏離,往日青春的甜蜜一去不返,只剩日復一日蒼白、如死水一般的日子。
那是一個“帶著香草味”的平凡的日子,哈羅德收到了那封信,“這個信封的粉色嬌嫩而柔軟,就像土耳其軟糖一樣”,是奎尼·軒尼斯,多年前在釀酒廠的同事,他犯了癌癥,是來告別的。哈羅德寫了回信準備去寄,當他到達第一個郵筒,發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提早到達,他決定到下一個郵筒再寄。就這樣他走過了一個又一個郵筒,直到到了一個加油站,受到女孩的啟發“……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東西,去爭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些事情”。
就這樣,哈羅德決定以金斯布里奇徒步到貝里克郡,即從英國的西南部到東北部,橫跨整個英格蘭,全程需627英里,去看望他二十幾年未見的、身患重病的友人奎尼。盡管他之前從未鍛煉,現在連手機也沒帶,沒有任何準備,是一剎那腦子里的決定。
漫漫征途開始了,一切都那么美好,天朗氣清,草長鶯飛,青山悠悠,鳥兒歡唱。哈羅德遇見了一個又一個旅伴:
旅客的侍應、女人、生意人對他這趟旅程的祝福;
沒有孩子的女人精辟的道出一個幾乎沒人思考過的問題:“你還以為走路是世上最簡單的事情呢?”……“而吃,吃也是一樣的,有些人吃起東西來可困難了,說話也是,還有愛。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是呵,生活中看起來最簡單,最普通的事,有時候卻如天墊,難以逾越。
在那個遠足的男人和他妻子身上,相信許多人看到了婚姻里的自己:缺點被漸漸放大,找不到最初的自己和對方,卻在一天天消耗下去;
男友棄她而去的來自斯洛伐克的女醫生瑪蒂娜對他的幫助;
外科醫生癌癥知識的普及和對他的勸告,讓哈羅德對自己的徒步“救奎妮——阻止一個生命的消失”這個信念又產生了懷疑;
此時,哈羅德想起了妻子莫琳,……“他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她的愛,但一走了之,將她一個人落在身后收拾殘局仍然是錯的。”真高興他還能想到這些,莫琳應該感到些許安慰吧;
跟隨哈羅德“朝圣”的形形色色的人:使他想起自己兒子的年輕人維爾夫,其實只是想借此讓自己獲取名利罷了;里奇也一樣;只有凱特真正的陪伴了他一程,因此最后他們與哈羅德的分道揚鑣是必然的結果;
中途妻子莫琳趕來對哈羅德的阻攔讓他“再也不確定旅程的重點是什么……”,看得出來和大多數人一樣,哈羅德也是個容易受身邊人影響的人;
八十七天后,哈羅德終于到了貝里克。可是奎妮的病情比他想象的嚴重:她已經不能說話,幾乎要認不出他了。最后奎妮走得很安祥,也許是因為哈羅德這份真摯的友情吧。
莫琳陪著哈羅德,一起送走了奎妮。而他們倆,又回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和對方,在海邊,在不停的笑聲中,愛,回來了……
在哈羅德遇到經過的旅途上,我們看到了人生百態:各種各樣的人,無不演繹著生活的痛和掙扎;其中還有哈羅德對兒子戴維自殺的自責和愧悔,朋友奎妮二十多年前對他犯錯而背黑鍋的感激,莫琳因為兒子的事對他的恨而后的釋然,看到這里,我們也許會想到自己:活著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 ? ? ? ? ? ? ? ? ? ? ? ? ? ? ? ? ?還有周圍的景色:遠處的山脈,身旁的草木,天上的云朵,傍晚的彩霞,各種各樣的植物,這么多平常都未曾留意到的景致,正如那句話所說:生活不缺乏美,只是缺乏發現美的眼晴。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人人都心急火燎、步履匆匆的向前追逐,卻忘了停下腳步,欣賞身邊的美,給自己一些真實而單純的小確幸。
作者用細膩、優美的文筆描寫的一幅幅不論是山川田原、花草樹木、陰晴雨雪,還是人物的語言、心理、行動讀來都如行云流水,如春風拂面,又如一股清流沁人心脾,令人久久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