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一個朋友溝通,他說公司最近讓他負責一塊業務,他咨詢我,人員招聘先從哪里開始好呢?
按照邏輯分析,重要的不是要招一個什么樣的人,招人只是方法,前提是要想清楚你業務的價值。明確了價值才會知道接下來如何構筑這個價值,用什么方式構筑,用什么方法落地,然后才是尋找適合這個方法的資源。
這樣,經過反復的反思和追問,從價值開始,一步步明確,用什么方式滿足價值,這個方式里面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樣的人最合適?然后就很容易找到你的答案。
就如同,我們開個餐館,不能上來就考慮先招聘廚師還是服務員。
仍然一樣,需要想清楚,你開個餐館,到底要解決什么人的用餐需求,然后才能知道接下來思考清楚方式和方法,最后才是資源配置。
這就是追問的好處,當然,這里僅僅是舉例,這里的例子只是上一層,很多反思需要反復追問,多層追問,才會更能導出問題原點,找到自己的機會,識別自己方式方法的優勢。
前幾天做過思考,要做一個選擇題高手,選擇題高手的前提條件首先是追問能力強,見識寬,能夠通過表象追問本質,并依次找到問題的原點,開始自上向下選擇,也就是一個解答題高手了。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拿著答案說問題,這是我們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很容易掉入的一個誤區,這就是自嗨,認為 自己有的 就是 別人要的,連別人 需要啥 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自己有的就是需要的呢。
我們應該先想清楚我們要給誰創造什么價值,然后再擺出選項供選擇,并且很多選項我們容易調入我們知道的就是全部的 以偏概全的認知中。我們應該學會連接認知,尋找更多的選項,這樣就更容易找到合適的答案。
選擇正確的事(正確的問題),正確的做事(找到更全面的選項,選擇其中最合適的),才能促進成功的效率。
每日思考,不求絕對,但求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