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認為是比爾蓋茨和喬布斯二者的合升級合體,他比蓋茨更文雅一點,比喬布斯更好相處一點,他是PayPal貝寶(最大的網上支付公司)、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環保跑車公司特斯拉(Tesla)以及SolarCity四家公司的CEO。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環保跑車公司特斯拉(Tesla)產品設計師。他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閱讀了多本關于埃隆的傳記,最推薦大家看的文本是阿什利·萬斯寫的《硅谷鋼鐵俠 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每閱讀一個章節,心中的熱血除了沸騰還是沸騰。馬斯克的人生經歷太過傳奇,我不知如何下筆去寫看完的感受,覺得自己的文筆會把他的成就寫弱了,不能把神化的他完整的帶到大家的腦海里??v然這樣,我還是決定要分享一些我對他背后故事的理解,因為哪怕能運用他的一點兒優點,模仿著模仿著,你也會變得越來越厲害。
求知若饑,保持思考,選擇性學習
馬斯克孩童時代可以說是一個獨行俠,他的童年很糟糕。一些調皮的同學會突然大聲對著他吼叫嚇唬他,但他時常會處于游離狀態,醫生誤以為他的聽力有問題因此切除了他的扁桃體,其實他是在專注的思考,完全沉浸在思考的世界中。每到周末他也不是跟其他孩子一樣出去玩兒,而是一個人獨自看書,科幻小說、漫畫、百科全書等等,三四年級就已經把學校圖書館和鄰近書店的書基本看完了,他覺得看出才刺激,世界如此妙不可言。10歲時曾花三天三夜學完BASIC匯編語言,一般成人要6個月才能掌握,他后來回憶說“那可能 是當時我覺得最緊迫的事情”。
對待學校的課程他則是采取選擇性花時間學習,對于像物理、計算機等有用的學科,他會盡最大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績,而對于像南非荷蘭語等他覺得沒有意義的學科,即便是必修及格就滿意了。
不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士,知識永遠是競爭的核心,選擇性的學習,學習之后的思考,這樣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在大學內,難免會有一堆沒有必要深入學習的課程(這里就不舉例子拉仇恨了),沒有必要像乖孩子一樣天天搶座第一排跟老師混臉熟;而一些對你實現目標有幫助的學科,就不要自認為自己很牛逼,抱著不花時間也能學好的態度去面對它們,你需要投入比別人多得多的精力,全力以赴。這樣的你才是智慧的你。
定一個高目標,你比你想象的要厲害
馬斯克的目標很宏偉,小時候天才的他認為“唯一有意義的事就是去為人類爭取更大的集體啟蒙,增強人類自我意識”,因為他覺得現在的人太物質,太無知?,F在他的目標依舊基于整個人類,他致力于把人類變成跨越行星的物種。
馬斯克喜歡把那些對于未來真正重要和有價值的技術以某些方式變成現實,他的意識里沒有“不可能”這個概念。他所管理的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公司都是致力于改善人類居住環境,他一步一步在完成自己的使命,無論身上肩負多大的壓力,他總是那么樂觀,一直往前走。
現在有一些同學對待生活有消極態度,經常吐槽自己,從心底里認為自己不行。有的可能因為學校名聲一般就認為自己真的比名校的學生差,有的認為自己家境不好就不敢跟同學們正常交往,有的認為自己智商不高就不敢爭取獲得高分……想想挺不舒服的。這些消極的人可能會說,“別傻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醒醒吧”。但是,捫心自問,有多少人為了自己設定的目標全力以赴過?!我是沒有,但馬斯克一直都是這樣的,公司每次的決定他每次做出的投資,從沒有給自己留過退路,幾乎每次都是不生則死的境地,員工工作20h,他工作23h,這才是真正的全力以赴。
所以,在你沒有真正全力以赴前,不要先拋棄理想,先設定一個高目標,在分化出細目標,不斷努力不斷推進不斷完善計劃,你遠比你想象的你厲害。
牛逼是苦逼壘砌的城堡
埃隆是我們最“痛恨”的一類人,天才的他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努力,他有著超強的執行力,超高的智商沒有被浪費。23歲在硅谷實習時老板贊賞他有著極強的通宵工作的能力;創辦ZIP2時從沒離開過辦公室,工作累了就睡睡袋,還讓第一個到公司的人把他踢醒;他的老婆說當聽到很多婦女抱怨他們的老公每晚都七八點才能回家時她笑了,因為埃隆是23點才回家,回家之后還要工作一會兒才休息;埃隆的體重從來沒有平穩過,都是隨著壓力忽上忽下,有時連續幾個星期熬夜,他的眼睛都快陷到骨頭里了……
除了工作上的拼命,最大的壓力要來自于對公司走向的整體把控,何況還是多個改變世界級的大公司,決策稍有失誤之前的拼命付出就白費了,格雷西亞斯說“經歷過那種壓力的人都退縮了,而他能越戰越勇,越來越理性”;投資人比爾李形容馬斯克經?!?b>吞著玻璃同時凝視深淵”。可見他對公司的付出不是“拼命”二字就能闡述的,用努力二字描述更顯得是那么蒼白?,F在的他身價超過100億美元。
這一段很難總結,因為自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并沒有取得過人的、能夠上得臺面的成就,自己的經歷也很平淡,可以說這段的話語權很低,就不舉例自己的例子了。
我們無需像馬斯克一般拼命,但我們應該有他的品格,在某件事上有死磕到底的精神?,F在的你我或許不夠優秀,不應該是或許,本來就不夠厲害,當你想放棄某個最初想掌握的技能時,等一等,重新審視花時間堅持學習這個技能能為你帶來利弊,如果利大于弊,請咬咬牙,死磕自己,說不定這個領域的專家就是你了
因為你現在不死磕,將來你也不會死磕別的技能,因為你天生就是“半瓶醋”。
互聯網+創業真的好嗎?
引用萬斯寫的一段話:Facebook早期工程師杰夫漢墨巴徹說:“我們這代人中最聰明的大腦都在思考如何讓人們點擊廣告”。硅谷厲害的谷歌、Facebook、Twitter等互聯網公司,并不像他們的前輩——惠普、英特爾、太陽微電子公司那樣,制造實體產品,能夠在生產過程中雇傭上萬人。人們的目標已經從冒險制造全新的行業和偉大的想法,變成取悅消費者,以及批量生產簡單應用和廣告來賺快錢。也許是因為消費者已經逐漸轉向了內心世界,醉心于自己的虛擬人生。
我崇敬馬斯克,不僅僅是因為他取得的驚人成績和品格,更重要的是他基于人類的進步去做實業公司,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實實在在的發明新事物,推動人類科技的進步。
互聯網+創業真的好嗎?我不知道。但只要我在大學的一天,我負責的“創六電子科技公司”和“3D打印筑夢協會”就不會為了獲得一點點的學校獎勵和所謂的榮譽去花時間做互聯網創業,我們要做創新發明,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互聯網+這類現代商業思維,也許不做互聯網,賺錢會慢很多,即便如此又怎樣呢?在大學,鍛煉思維訓練技能培養正能量三觀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