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5.4.8
古典——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國家認證《生涯規劃師》培訓師,畢業于湖南大學土木系。在考GRE期間留足單詞記憶研究至今。對單詞記憶方法和記憶心理學的研究有一定研究。《單詞演義》專欄作者。
安全感的奴隸
看到這五個字,腦海里會跳出什么?什么是安全感?我想安全感應該是一種很溫暖的東西,有了就什么都不怕了。
古典老師筆下說,從職業發展來看,一套房子毀掉一個巴菲特,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我想說:老師您知識如此淵博,必然知道巴菲特從小就有著豐富生活經驗,如果當初蘇珊選擇了買房,他們會有另外一條道路,依著巴菲特的天性,我相信他一定還是會成功的!不過時運造英雄,很有可能他會錯失良機。那么就后者來說,成功者畢竟是少數,這個基礎是在買得起房時選擇不買房,投資自己。其實很多人都沒有一個具體的夢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普通平民百姓買房結婚生子到是常事
就一個男性而言,如果恰好遇見合適的女子,想蘇珊這樣識大體的女子,且這個男性自身要有意識到自己要什么,那是幸運的。我在想多數情況下,男性也是沒有安全感的,有一個自己的家,不用再漂泊,有妻有子,贍養父母,其樂融融,而且又有“面子,”這應該也是很吸引人的一種生活場景。工作上苦點又如何?但是機會會少,這是要一定認清的。
就一個女性而言,1.遇到巴菲特這樣的男性(不要求同樣優秀,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本身又都是平凡普通的。),一起努力奮斗,共同成就自己,這也是幸運的;2.有這樣的悟性,以女強人為目標,把能買房的資金拿來投資自己,使自己更加優秀。我估計她的另一半如果不夠優秀,是承受不住這么優秀的一個女人的。
也就不說當下的房地產市場倒是也比較蕭條了
看完了這段,我想——千萬不能讓物質禁錮住了自己的思維!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遠離恐懼。實在恐懼時就記住新東方老師在演講前門外喊得這句話:fuck you , That’s me , anyway!
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拿到些什么,而是為這個世界給予些什么
安全感是給出來的,不是拿回來的,請你一定記得
在這一章里我學到了的反向思維:
很多行為都是以愛為名,找尋安全感,禁錮他人,一個人是一定能過得好的,這點我一直認同,所以對老師的實例沒有太多仔細回味。勇敢的跨出去!
心智模式:
人腦好比一臺電腦,心智模式就是系統、你所下載的軟件、儲備的所有信息。每個人腦袋里都構建了一幢建筑,自身經歷、成長環境、選擇等;就像是U盤,儲存了大量的信息,形成了人人獨特的思維
這幢建筑就是你的思想,你為之添加了什么家具等,潛意識都幫你記錄了下來。包括你童年隱性所存儲下來的記憶,你要做的就是認識到這些,勇敢的做自己。
掉進了漩渦,請不要動,到中心時潛水游出。人的一生會不停的接觸一個又一個新的漩渦,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心智模式也要快速更新。三年前使你成功的方法,三年后就不一定適用了。
RD
你會想到什么?反正我是想到了Read。 自行腦補,我在想以后背單詞是不是可以主要先記住前后跟發音。咳咳。
你是“沒興趣”,還是“感興趣”
我是那個對什么都感興趣的人
這一段講述了很多人的通病,我有時候也會有什么也不想做的精神墮落,這本書告訴我,饑來吃飯困來眠。看一本書的時候,不要想著看了這本書有什么意義,那樣本身就失去了意義,投入精力的過程本身就充滿了樂趣。
但是還是洋溢的青春的激情,努力向上!希望更多人更陽光一些!
所以這本書我最大收獲是第一篇中對安全感的闡述,“以及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這些個觀點我比較認同的。很多概念性的東西是需要一整套的思維的。
后文講述的一些有關“成功”的實例,勸導讀者不要效仿,烏鴉是有翅膀的。這些我個人而言讀起來是沒了興致,我清晰的知道我自己要做什么。
拆掉思維的墻,你才能走的更遠!
不要追求所謂的安全感
不要因為害怕做不好就說"沒興趣"? 就不敢去嘗試,那是弱者的表現,勇敢一些!
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所以要多去察覺自己的想法? 去拆掉自己思維里的墻
不要羨慕其他職業光鮮的一面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
不要沉迷于"受害者模式"? 不要簡單地把責任推給他人? 你可以掌控的遠比你以為的多
接受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事實? 找到你能改變的不公平? 如何面對不公平比如何評價不公平更加重要
等待的成本往往比嘗試的成本大得多? 哪怕失敗
沒有完美的開始 即使是壞的開始也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
別人的羨慕和頭頂的光環并不能兌換成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所以不要用生命點燃別人眼中的光環
寫在后面:
這段時間間歇,在讀《邊城》,翠翠的故事讓人感動,爺爺去世時,我哭了;描述了湘西的淳樸鄉情,文中一些土話記憶清晰:你個悖時砍腦殼的!這句話引起了一段淳樸的愛情,卻也是...
三三、蕭蕭的故事就有點如出一轍,也還是很有嚼頭;
后面的散文就有些紀實了,沒有朱自清的散文寫的那么優美,沒有冰心的散文讀起來那么清脆,我看到了66%就沒了興趣
不習慣看書只看一半就去看另一本,但是這本書又沒有使我讀下去的欲望,就一直不肯打開kindle看書。直到今天想開了,純粹樂趣,不想看就換本看吧
就打開了《拆掉思維里的墻》,開頭就吸引了我。
20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