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去年今日,竟發現還有這樣一篇隨筆。現在已經邁入深秋初冬的季節,像去年那樣的景色今年確實少了時間體味。不過看到這些文字,還是能感受到一絲秋意。
古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暫且不提詩人眼中的秋是如何的繁盛,竟能比擬萬物復蘇的春季。我卻喜歡秋天的安靜與靜穆,想說濃情畫意詩寫墨,一汪深情何處尋,絲絲縷縷,如漫天飛舞枯葉,掃不盡,拾不起。其實,即使是蕭瑟靜謐的秋天,想必也是有很多人喜歡的,有種只愿時光定格,一如初見的希冀。
秋季無疑是個惹人遐思的季節,或喜或悲,或聚或散,總有種繁亂的思緒在腦海里縈繞。柳永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張繼說:“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杜牧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文人墨客,清郎才俊為這秋景留下了多少的詩情畫意,脈脈深情,以詩言表。
漫步在青木河岸,看著河邊零零散散的人群,垂釣河邊,悠閑自得。參差不齊的木樁駐扎在河的兩岸,像保家衛國的戰士,淺淺的年輪又仿佛訴說著他們英年早逝的悲哀,沉重無比!
這個城市的秋天更是一個陰郁的季節!霧重重的天空,白茫茫的遠方以及難得一見的太陽,或許,那綠油油的塑膠草地還讓你有種夏意正濃的錯覺,而屹立街道的梧桐樹卻讓你涌起點點的不快,總會讓人有種行道遲遲的惆悵。
清晨是冷寂的,即使沒有偷偷照進窗戶的陽光,卻也逃不過匆匆而行的時光。繁忙的清晨拖著疲憊不堪、睡眼惺忪的我們踏入課堂,迷醉之中記著鬼怪字符。陣陣涼風襲來,像是清醒劑一般,我們便又生龍活虎的了。但是閑暇之余有另一種美好,仗倚圍欄,腳踏橋臺,談笑風生,分享著經歷的點點滴滴。
晌午是慵懶的,微弱的光芒從細碎的樹葉縫隙中射來,仍舊陷在迷霧重重里,“春困秋乏”大抵就是如此。曾說,被窩是青春的墳墓,中午的被窩亦是如此,即使過了夏季的午后,秋季也是睡意沉沉呢。
夜晚是靜默的,湖邊垂柳,鏤空窗閣,蜿蜒穿廊,聽的見風吹過耳邊的聲音,看得見清冽的月光照在磚瓦上,似玻璃瓦般的瀑布一瀉而下,朦朦朧朧,霧里看花般的美好。
然而,遠處黑暗中傳來陣陣孩子們的笑聲,天籟般的聲音打破了靜默,平白增添了一份生氣,也許夜晚不該是靜默的。又或許,古韻畫風的房屋讓夜晚多了一份閑雅的美好,與孩童的天真交相輝映,景景詩情。
悠悠時光看似漫長,實則忽然而已。我們走過爛漫絢麗的春天,踏過青木碧草的夏天,經過葉落紛飛的秋天,仍滿心歡喜的盼望,來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溫暖整個秋季的肅穆,贊美秋季的風月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