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方回當真是機靈,竟用這樣一闋詞生生留住了那位極為美艷的女子的痕跡。
西出蘇州南門十里,此地即橫塘,對仕途心灰意冷的賀鑄即隱居在此。一次偶然的機遇,讓他邂逅了一位驚鴻般的女子。她姍姍而來,踱著翩翩細步,令賀方回不自覺的想起了洛神。當年,曹子健在《洛神賦》中這樣描寫洛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閉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賀方回就遇到了這樣一位女子,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望著漸行漸遠的女子,賀鑄不由得想起,如此美艷的女子,會是那個男子有幸陪她度過錦瑟般的年華哪?用典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意,自問自答,用無限婉惜的筆調寫出陪伴美人度過如錦韶華的,除了沒有知覺的華麗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句我最喜歡。“閑愁”不是離愁,不是苦愁,不是窮愁,也正是因為“閑”,所以才漫無目的,漫無邊際,縹縹緲緲,捉摸不定,無所不在,無所不有。這種若無若有,似真還假的愁緒該怎么描述哪?正似那“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真是靈犀一點!直追康樂公擬雪的“未若柳絮因風起”,霎那間將無形化有形,將虛無歸為實質,一句一月,一月一時……
青梅煮酒,往事再難回首,我們還剩幾多錦瑟年華可以彼此共享?就讓我們在剩下的時光里彼此分享互相陪伴,只希望走的時候可以決絕,不再回頭!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