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起床:6:00
就寢:10:00
天氣:晴
心情:好
紀念日:任務清單
昨日完成的任務,最重要的三件事:改進:
習慣養成:
周目標·完成進度
學習·信息·閱讀
健康·飲食·鍛煉
人際·家人·朋友
工作·思考
最美好的三件事
1.與孩子玩
2.愛人開心的交談
3.睡好
思考·創意·未來
孩子的話很真,孩子的心很純,孩子的感情也很自然與真摯。可是,孩子的情商與睿智,讓我有種自甘不敵的敬佩,需要我教育的他們,我卻更必要向他們學習。昨晚吃過晚飯已經過了兩小時,在我們擁擠家中,不異于往常,婆婆早早就上閣樓去睡覺了。而我因為是在周日下午補了個午覺精神噴噴的忙這忙那,為明天周一上個安心班準備著。于是,我發現雞蛋吃完了,為了避免早上孩子需要吃雞蛋而沒有,我迅速拿起手機用我神一般的手指運動著,從叮咚買菜叫人送雞蛋來,為了滿減的券,我還點了些水果,其中有火龍果,哈密瓜等。
雖然晚飯孩子們因為周末有我準備晚餐而吃的很飽,特別是小的圓鼓鼓的肚子。我還是在訂單到貨后把哈密瓜切開從廚房舉著盤子到客廳向他倆顯擺著,一股誘惑的表情,他們高興極了。于是我舉著高高的盤子問:“哈密瓜英語怎么說啊?” 其實我也不會。然后我為了讓他們去查有道,故意說:“五分鐘內看誰能答出就吃哈密瓜。”
女兒猴精猴精的迅速跑去房間查去了,就兩分鐘的時間,她說:“hamimelon”,小的弟弟也接著跟著念hamimelon。我滿意的把舉得高高的哈密瓜放在桌子上邊忙別的去了。我怕胖,晚上不敢吃了。過了一會,我發現半個哈密瓜已經被吃光了。心想孩子們真能吃。
事情來了,明察秋毫的孩子。睡覺前我跟往常一樣叮囑說:“明天媽媽很早就去上班了,你們要好好上學讀書,想吃啥自己拿或者叫奶奶準備,冰箱里有哈密瓜放學回來記得吃。”
女兒驚喜的問:“還有哈密瓜啊?”
我說我剛才切了一半啊,還有一半。因為太晚了,我想他們吃不了那么多呢。她繼續來一句:“怪不得我覺得一個哈密瓜怎么那么少呢”
雖然最近股票虧了不少錢,也不至于沒有吃的。為了教育他們節約,我故意哭窮:“吃那么多干嘛,咱們家沒錢,省著點,半個你們倆吃還不夠啊!”
女兒兌我:“那就是羅,以后就不要說奶奶了”。
頓時,我語塞了。勤儉到我討厭的婆婆,因為每次總是只給點點東西孩子吃,很多次,我都因為她沒有給充足的東西孩子吃而放在冰箱責備她,也曾經因為她炒菜盤子都只一半而故意吃光說不夠吃哈。雖然她改變了很多,但是長年累月類似的事很多,我總是說的,不料,卻烙在孩子的心上了。原來,孩子懂!
她也一直不喜歡奶奶總不允許她把東西吃完,也是生氣的。我竟然不知道她才十歲,就明白因為奶奶是節約、舍不得,才這樣!
孩子,真的什么都懂啊。
不獨有偶,為了給孩子挑個好老師。我偷偷的在兩個地方學,比較教育效果,但是,那個五歲不到的孩子,竟然一次也沒有露餡。大約有半年的時間兩邊上的,現在我終于確定好一個老師了。可是,自始至終,老師沒有知道我們在別處學過。當時,我真怕孩子說出去影響不好。
身為一個成年人,耿直憨厚,稀里糊涂的活到了這會,竟然發現自己根本不如孩子們。敬佩,明察秋毫的孩子。
往后,真的要好好像孩子那樣純,那樣真,那樣真摯的帶著滿滿的愛對待事與人,不多話抱怨,不輕易暴露一些不應該暴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