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的《帕夫雷什中學》的第二節(jié)時一直在想:這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這個學校里的老師們是怎樣工作的?跨越時空,時隔50多年,我們拿起此書,依然覺得我們現在的老師,現在的學校和他們相差甚遠。
蘇霍姆林斯基在本節(jié)的開頭提出: “一個好老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彼嬖V我們:愛是教育的真諦。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因為只有當每個孩子親身感受到時許多教師在影響他,而且是他們每個人仿佛都在把自己的一份精神力量注入給他的情況下,教師集體才能成為一種教育力量。
愛學生,我覺得我們學校的每一位老師做得都非常好,大家對學生都傾注了無盡的愛。但是,我們學校是一所鄉(xiāng)村小學,離市區(qū)很近。便利的交通條件及家長的教育觀念,許多孩子都送到市區(qū)的學校里上學了。以至于這幾年的招生很不樂觀。我們的老師也經常感嘆:和自己同一所師范學校畢業(yè)的同學,一個去了城區(qū),一個在農村,幾年以后的差別就會很大。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今天,讀著《帕夫雷什中學》這本書,我更加確信,我們的差別就是讀書。
帕夫雷什中學藏書有1.8萬冊,教師們的私人藏書有4.9萬冊。這個數目是驚人的,尤其是教師的私人藏書更令人嘆為觀止。一個教師擁有上千本書籍,他的知識怎能不豐富?他的見識怎能不廣?他們的老師在業(yè)余時間都干點什么?他們之間的談話是不是都在談論書籍?一個個問題在回蕩,又不由得思考,老師們讀書的時間從哪里來?想想自己書架上已經沉睡好多天的書籍,總是無暇顧及他們。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知識越多,他的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就越容易,他在學生和家長的威信和信譽就越高。孩子們就越把他當做知識之源而被他所吸引。如果教師只局限于教科書,而不開闊孩子們的科學視野,不去向他們家是尚未學習過的,期待他們用好奇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去探索的那些領域,我們就只會使孩子們厭惡那些天天要掌握的一定量的知識“份飯”。 自己從教二十多年,雖然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是很多理論知識非常欠缺。之前總是為教學而教學。加入支教島讀寫群已一年有余,這一年多來,和各位老師一起讀書,寫感受,漸漸地讀的書多了起來,思想也在不斷轉變。有時候學校、家庭的各項工作真的是焦頭爛額,但是當自己擠出時間來看書的時候,心里是那么安靜。每個讀書的夜晚是那么的充實。當和家長一起談論孩子的教育問題時,總能給出一些指導性建議,看到家長滿意的笑容時,是那么的欣慰。我想:如果我自入職以來,一直不停地讀書,寫作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呢?
帕夫雷什中學每月兩次的專題研究活動,每次的集體討論更是老師們成長的平臺。才能是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的,這里我覺得不管是學生的才能還是老師的才能都應該如此。有時候我們說和城區(qū)的老師相比,我們的理論比較欠缺,很多問題看出來了,但不知如何表述,不能用專業(yè)的話講出來。試想,如果我們和帕夫雷什中學一樣去搞教研活動,我們的老師又何愁不進步?這所有的一切力量源泉都來自于讀書。
真正的教師必須是讀書愛好者。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氣氛,乃是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更豐滿。激發(fā)學生幻想的火花往往從書中點燃!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愛上讀書讓我們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