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的題目之所以有些很不文雅,是因為在微博上看到關(guān)注的大號“夏阿”發(fā)的一條微博
眾所周知,高漸離不但是一個歷史人物,也是現(xiàn)在非常火爆的手機游戲《王者榮耀》中的一個英雄角色。雖然夏阿并沒有明確指出說的是哪一個高漸離,但在下面的評論中,大多數(shù)人都在談論的是游戲中的那個“高漸離”。正好今晚下雨,沒法出去嘚瑟,就想來說說高漸離。
在《王者榮耀》這款游戲中,高漸離是一個血量很脆但傷害非常高的法師英雄,武器是一把大吉他,招數(shù)的名字也全是跟音樂有關(guān),形象如同一名搖滾歌手,看起來很浮夸酷炫。這并不是游戲開發(fā)團隊憑空杜撰出來的,因為在歷史上,高漸離就是一名造詣非常高的音樂家。
在高漸離的前半生中,他與“刺客”、“俠客”這些名詞毫不搭界,他就是一個技藝高超的音樂家,而他的武器并不是吉他,而是一種叫“筑”的樂器。“筑”這種樂器,外形看起來像是古箏與琵琶的結(jié)合體,而演奏方式則類似于揚琴與吉他,就是左手按弦,右手用竹片擊弦發(fā)聲。所以在游戲中,高漸離這個角色被設計成彈吉他的搖滾樂手也算是比較尊重歷史了。
在當今中國搖滾界,有一個神一樣的超級存在,他就是人稱“趙老大”的趙已然,據(jù)說趙老大對音樂的熱愛達到了一種非常癡迷的境界,經(jīng)常抱著吉他一彈就是十二小時,期間只喝一瓶酒吃一個饅頭,而他在酒吧中隨便彈首曲子唱首歌就能讓聽者感動落淚。而活在戰(zhàn)國末代的高漸離,也是一位同趙老大一樣的神之存在,《史記》中這樣寫到“使擊筑而歌,客無不流涕而去者。”高漸離的技藝之高超、作品的感染力之強,可見一斑。
牛逼的人物境界都高,想和他們做朋友,并不是有錢就能辦到的,作為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的高漸離自然也不例外。鐘子期一輩子只能遇上一個知音俞伯牙,而高漸離的一生也只遇上了一個懂他的男人,這個男人,就是荊軻。
關(guān)于荊軻和高漸離的友誼是怎么開始的,史書上并沒有記載,但在《戰(zhàn)國策》中有這樣的記載:“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能聽懂你的freestyle,跟你一起引吭高歌抱頭痛哭的人,不是知己又是什么呢?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在易水河畔的寒風中嘔血擊筑,荊軻在眾人的悲歌中一去不復返。中華文化歷經(jīng)千年,多少經(jīng)典都消失在風中,唯獨這句歌詞,如同演奏它的筑的聲音一樣,慷慨悲涼,擊穿歷史的帷幕,鉆進每一個中國人的腦子里。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荊軻死于行刺的最后一步,燕國在戰(zhàn)火中徹底消失,秦王嬴政終于用他的雷霆手段掃滅六國,成為了那個最頂端的男人——“始皇帝”,但他沒有忘記荊軻行刺給他帶來的羞辱,于是,荊軻的每一個朋友,都成了大秦帝國通緝令上的名字。高漸離也迫不得已收起筑,改名換姓做了一個酒保,但藝術(shù)家終究不可能壓抑和磨滅自己的天性,在一次次的痛苦難奈中,他終于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因為對于一個癡迷音樂的人來說,無法擊筑的生活還不如死來的痛快。
于是,選擇暴露自己的高漸離被帶到了秦始皇的大殿之上,也許是為了收買人心,也許是真的被藝術(shù)所感染,秦始皇赦免了高漸離,但出于防備之心也熏瞎了他的雙眼,從此之后,高漸離變成了秦始皇宮中的一名樂師,每次演奏都能博來喝彩,漸漸的,秦始皇對他的戒心也放下了。
在一個我們不知道是白天還是黑夜的場景下,高漸離再一次為秦始皇擊筑,秦始皇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當樂曲聲變得慷慨激昂,行將達到高潮的時候,高漸離猛地舉起手中的筑,這筑已經(jīng)不是平常的筑了,而是灌滿了鉛無比沉重的筑,他將這自己心愛的樂器,連同對亡友的思念和對秦始皇的憤恨一起砸向了那個近在咫尺的男人。只可惜,秦始皇實在是個幸運值MAX的男人,他再一次的躲開了死亡的突襲,而高漸離也成了秦始皇階下的肉泥。
高漸離的一生就這么結(jié)束了,讓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高漸離是不是傻逼?
是。
你說你一個藝術(shù)家,好好的練琴不行嗎,偏要跟那些個激進分子混到一起,不是傻逼是什么?
你說你一個藝術(shù)家,隱姓埋名就隱姓埋名,自己實在憋不住就深更半夜摸摸琴別讓人家看到不就行了,偏偏要亮明自己的身份,正大光明的演奏,不是傻逼是什么?
你說你一個藝術(shù)家,最高leader都聘用你了,讓你不愁吃不愁穿,還給你充足的練習和表演機會,你卻偏要想著給你那個死去的朋友、亡掉的國家報仇,不是傻逼是什么?
但我愛這樣的傻逼。
鳥兒如果只能在籠中歌唱,那這歌聲便毫無意義;人如果不能為自己的至交報仇,那活著也毫無疑義。在那個屬于諸子百家的時代,一個人活著的最大動力和依靠便是名譽,而這名譽則是建立在信義的基礎上,在那個法律非常不完善而又物質(zhì)生活簡單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單純真摯,一句口頭的應許,便是比自己生命還要重要承諾,即使刀山火海,也一定要做到。
看看戰(zhàn)國時代的那些著名刺客們,專諸、聶政、要離、豫讓、荊軻等等,他們沒有一個人是專業(yè)的刺客,也沒有一個人是為了高官厚祿,他們付出一切去行刺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回報一次賞識,實現(xiàn)一個諾言。信任,是他們走向死亡的動力,也是他們能夠跟那些高貴的王侯將相一樣并立于史書之中的原因。
在我看來,高漸離是中國歷史上戰(zhàn)國時期的最后一位名刺客,在他之后,中國徹底進入一個思想上大一統(tǒng)的時代,而絲毫不帶利益色彩的刺客時代也由此結(jié)束,同時,那段俠客遍地、快意恩仇的時期也一并進入了歷史的漩渦之中。
高漸離的死,應該被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