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里面最可怕的就是成績好的乖孩子,很多人就是那些可怕的其中一個。
從來都認為,聽父母、聽老師的話會讓我少走彎路,以后會過上好生活。而事實,一直按著長輩們的建議去生活,一直努力成為別人心中的完美,不僅很累很辛苦,而且最終會發現,這種生活方式活不出自己,甚至于會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想法,迷失自己。這就是社會自我跟真實自我沒有很好地融合到一起。
徐靜蕾微博上說:大家都在教我們怎樣讓別人喜歡自己,卻從來不教我們怎樣讓自己喜歡上自己。社會自我是建立在他人期望基礎上的自我概念,真實自我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自我概念。說乖孩子可怕,原因在于社會自我過于強大,掩蓋住了真實自我。一個真實自我無法展現出來,甚至于不了解自己的真實自我的人的人生可悲的,他不會有真正的發自內心的快樂,他的快樂只能建立在不斷地成功上。要想重新找回真實自我,應當多關注成長而不是成功。
如同美麗,完美都是存在于觀看者眼里的,每個個體之間都有差異,以己之短比人之長注定是不快樂的,我們應該不應該和別人,更應該和過去的自己作比較。給自己灌輸新的觀念:如果我去做這一件事,是因為我想做,而不是因為別人希望我做或者別人都在做。學會拒絕朋友和父母,剛開始會有拒絕后的罪惡感,但是一段時間后,感覺到了自由,不想做的可以不用去做,拒絕他人的后果并沒有想象中的嚴重,而同時有更多的時間專注在自己喜歡的東西上面。一個成熟的人一天做的事90%都是跟其他人沒有關系的,要學會關注自己本身,學會去愛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
推薦一首歌,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藍天越來越近越來越溫柔,心情就像風一樣自由,突然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我。這也是我的作出一些改變后的心情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