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國慶假期是在蘇州度過的。
9月28日下午4:30就已經坐在了老學校的咖啡館。和朋友約好一起吃晚飯,看看時間還沒有到,當天要更新的文章僅僅早上寫了一半。我在學校的咖啡館買一包點心,打開電腦,插上電源,完成一直記掛的另一半文字。
等到終于舒展了一口氣,朋友的電話打過來。我也可以安心去吃晚飯,好像終于完成了一件大事,不過是對自己每天的要求,做事起碼得有點職業感。
在國慶假期還沒有正式開始的幾天,去老餐館吃了喜歡的飯菜,去老學校的食堂點了一些自己掛念的食物,去電影院看了《攀登者》,去和遠道而來的朋友吃了晚飯......
沒有在學校朝六晚十的那股拼勁,在這里,我生活得更像一個自由自在的孩童。
隨著性子去做一些悠哉悠哉的事:為偶然遇見的小孩拍照,去傾聽陌生人的談話,去停下來細聞淡淡的桂花香,跑進一片桔子林看那未成熟的青桔是否還高高掛在枝頭,和喜歡的人手牽手在操場散步,站在天臺上靜看學弟學妹們嬉戲打鬧......
沒有學業上的牽掛、沒有競爭上的壓力,沒有時間上的緊迫感。
而若時間倒退在半個月之前,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奔跑。我省掉了自己所有的娛樂,奔跑在時間的縫隙,連睡眠都覺得尤為奢侈。而這些不過是為了國慶能夠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度過幾日輕松的時光。
即使這樣,在不多的國慶假期中,我依舊為自己制定了比較寬裕的學習計劃。
不是不愛玩,而是將玩的心思一點點推遲,計算著“如果把這些娛樂的時間用來學習.....那該多好”。
有時候明明知道自己應該放松一下或者處于某個階段應該休息一下,心里還是會滋生一種犯罪感。
原來,我學會了一直奔跑,卻忘記給自己留一個可以稍稍停下來歇息的理由。
2.
今天是國慶假期的第二天,蘇州的天氣就像一個晴雨娃娃。早上打開門窗,轟轟的雷聲,好像要嚇唬誰似的;還未到正午,卻換了一副面孔-晴天,暖陽高照。
這些天大部分時間,我隔斷了微信、QQ的消息,還自己一個清靜的生態環境。
早上七點醒來,在洗漱臺用冷水沖了一下臉,翻開昨天睡覺之前放在沙發上的一本書,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看了兩個章節的內容。之后,和明喆一起吃早飯。外面還在下雨,我們用熱水沖了燕麥片,搭配兩個黑糖堅果沙琪瑪。
等明喆洗漱的十幾分鐘,我打開書本又看了一個章節的內容。
到他辦公的地方,坐下來,看書。三天以來第一次心理上比較安靜地去看一些晦澀的專業書籍。再抬頭,香噴噴的飯菜—石鍋蛤蜊、酸辣土豆絲、包菜炒肉片(雖然我只看見三四片薄薄的肉片)已經放置在了桌子上。
上午兩個半小時的閱讀給我這些天以來從未有過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放松,我還是那個一直沒有忘記奔跑的女孩。
這樣想著,連飯菜都多吃了一些,一邊吃著辣辣的蛤蜊,一邊想著要不要將蛤蜊殼洗干凈做些什么裝飾品。
3.
其實,如果人突然有一段時間完全放松下來,并不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多大的輕松感,過度放松的背后會造成精神上的疲憊。
把握自己假期的生活節奏,才不會在假期結束時,產生“如果我....,就....”這樣后悔的感嘆。
有的人在假期沉迷于夜生活,早上睡到日上三竿;
有的人假期肚子上多一圈的游泳圈,連體重秤都不敢碰一下;
有的人日日沉迷于泡沫肥皂劇,分不清白天與黑夜。
而:
有些人揮汗在健身房,減了好幾斤的脂肪,身體感覺從未有過的輕盈舒適;
有的人終于有時間和喜歡的另一半在一起聊天散步、吃美食,享受兩個人的時光;
有的人給自己列了一排的經典書籍和電影,用假期來自我充電;
有的見了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一起天南海北的聊個不停,知道彼此都在自己的生活軌道中一步步前行。
不同的選擇方式造就不一樣的生活狀態,而假期之后,你會發現,后一種人的精神狀態更加充盈、飽滿。
這個國慶假期來到蘇州,給自己的安排就是陪伴喜歡的人。以這個為主,我給自己安排了一些適當的學習計劃。
有時候會不適應突然慢下來的生活節奏,但我更明白,只是一種本能的不適應。
勞逸結合,不僅是生活的訴求,也是身體本能的需要。
國慶假期,不管你有多少工作任務沒有完成,不管你的學習任務多么緊急,不管你的生活現狀多么糟糕。請記住,給自己一個放松的機會,去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哪怕只有一個小時。
最后,祝親愛的你國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