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對七離山的感情除了憤恨還是憤恨。
小時候經常想逃離這個地方,但總沒有逃出去的勇氣和魄力。
我像沐兮那么大的時候就已經在小七離山上住了。
那個時候連年征戰,紅姨帶著我求了七離山的舒前輩很久,才讓我們進入后山居住。
后山又名小七離山。山上蛇鼠橫行,并不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好去處。不過是戰亂時候有一個棲身之所已經很好了,不能計較太多。好在冬天百草荒廢,并無蛇鼠出沒。我們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在后山的山頂處修了一個竹屋。
紅姨是江南的歌姬,我是她救命恩人的孩子――屈死的穆陽將軍孤女。素雨則是她買來給我做玩伴的。
從小我就知道我跟素雨不一樣。因為我可以到舒家去蹭飯不被紅姨責罰。
紅姨對我和素雨要求很高,琴棋書畫經史子集……
我天資不好,學的很吃力,各科各業都學了一個皮毛。每每紅姨對我的課業頭疼的時候我總會說:“要考狀元,那您就讓素雨去吧……”
我不愿意背負我爹的使命。他離世的時候我該在襁褓之中,從我記事起就跟著紅姨東躲西藏,隱姓埋名。
我討厭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
我也不愛讀那些枯燥無味的書,所以讀的很不開心,倒浪費了大把的時間。
紅姨倒是很喜歡素雨,她雖然是個丫頭,但是比我用功多了。
終于,她的課業超過了我。
紅姨很生氣,因為往往紅姨授課時,素雨都理解了,我還是懵懵懂懂。
“素雨是個丫頭,哪有丫頭讀書讀的比主子還多的道理?……從今往后,素雨伺候我,你就跪在院子里把你落下的功課補完……”
就這樣,我這個做主子的過的比丫頭還慘。
舒伯母有天到小七離山做客,看到苦兮兮的我在背《孟子》,她把紅姨吩咐過來好一頓諷刺。
沒辦法,舒伯母是丞相府的嫡出女兒,當初與舒伯父兩心相悅才說服李丞相嫁到七離山。
愛情,親情,她都有了。
舒伯母曾做過父親兩年學生,所以她不愿看到我如此受苦。
當天,舒伯母就把我帶回前山,與舒言一起用功讀書。
聽說后來紅姨舍臉去七離山尋我,被舒伯母罵了回去。
我便再也沒有去過后山見紅姨。
有一年我在懸崖上救下一個長我兩歲的春桃。
春桃從不愿講她的經歷,我只記得那時她滿身是血。問她叫什么名字也不應答。
“春桃”這個名字還是我取的,那時正在背凌云翰的《蘇武慢·君實園中》:
‘萬古龍門,三春桃浪,沖岸紫鱗爭躍。’
這一句總是很霸氣。
春桃中了毒,我求著舒伯父在他書房跪了三個時辰才救了春桃一命。
后來春桃刀傷養好,舒伯母便把她丟給我做丫頭。
后來聽說紅姨在小七離山過的很不好,終于留下一封信,離開了七離山。
信上除了寫她感謝舒家收留之外還把我損了狗血噴頭。
鬧得舒伯母窩火了很多天,直說:婊子無情,要把她抓回來關到后山關到死!最后,還是舒伯父好言好語勸了回去。紅姨始終不知我跟舒家的熟絡是源自舒伯母當年對我父親穆陽將軍一片癡心,雖然已經男婚女嫁。
舒伯母是個要強的人,她愛屋及烏,不允許外人如此說我。那天晚上,花好月圓,她拉著我在房里說了很多話,講了很多小時候的故事……她說我不能再這么糊涂下去,身為官宦小姐,不能由著自己性子沾染上江湖兒女的那種不拘小節。我答應了她。第二天,她便差人把我和春桃都送到京都的娘家――丞相李府。舒伯母隱藏了我將軍府后人的身份,只說我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算是丞相府的表小姐,送到丞相府養病、學規矩的。
丞相府不比山下,在府中,多少人看著,多少人眼紅,我不能讓舒伯母心寒!為了舒伯母,我把以前沒讀好的書統統拾起來,徹底讀成了書呆子。
讀書快讀傻的時候,夫子總算開恩,她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李丞相說要帶我們幾個丞相府的孩子出門歷練歷練,回來后,舒伯母一直夸我長大了,像個大姑娘了。
嗯?這是什么意思?
第四年,愫王府的程公子到了適婚年紀,我的畫像被送到愫王府,沒幾個月,十里紅妝,我嫁到了程家給嫡二公子程昱瑾作少夫人。春桃做了我的陪嫁丫頭。
故事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