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豆脫皮之后褐化反應開始加速,內部開始產生大量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蒸汽,內部壓力因此增加,逐漸導致生豆爆裂,發出清脆的聲響,體積膨脹近兩倍。這是生豆烘焙的第三個階段——一爆,咖啡風味由此開始發展,烘焙師可自行選擇何時結束烘焙。
一爆結束,生豆烘焙進入第四個階段:風味發展。咖啡豆的表面看上去較為平滑,但仍有少許皺褶。這個階段決定咖啡豆上色的最終深度和烘焙的實際程度,烘焙師要掌控或拿捏熟豆出品最終要呈現的酸味和苦味:烘得越久,存留的酸味越少,產生的苦味越重。
烘焙繼續,咖啡豆再次發出爆裂聲,聲音較細微但更密集,這是生豆烘焙的第五個階段——二爆。烘焙到二爆,咖啡豆內部的油脂更容易被帶到表層,大部分酸味會消退,并因炭化或焦化作用而衍生出與生豆品種及固有風味無關的風味,通常稱之為“烘焙味”。
到二爆階段,咖啡豆的風味已充分發展。咖啡烘焙領域有“法式烘焙”和“意式烘焙”,均屬于二爆之后的重度烘焙,其熟豆出品的特征是烘焙風味濃郁、苦味明顯,生豆的產地個性及固有風味均消失殆盡。因此,精品咖啡領域對重度烘焙通常抱持審慎的態度。
如此看來,好咖啡其實都是“雙響炮”,即生豆完成了包括一爆和二爆在內的整個烘焙過程。這是一個令人愉悅的過程,不同于臺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的漫畫帶給我們的那種愉悅。朱德庸的代表作之一《雙響炮》在內地青年男女中影響極大,擁有大批忠實讀者。
朱德庸有很多經典語錄,有一條與咖啡相關:愛情就像一杯美味濃郁的咖啡,婚姻則是留有咖啡渣的咖啡杯。
朱德庸是喜歡喝咖啡的。2016年8月13日上午,56歲的朱德庸發出了這樣一條微博:
我以前并不喜歡咖啡,
不知從何時開始漸漸被咖啡所吸引,
常覺得有時候喝杯咖啡能讓靈魂沉淀,
現代人的浮躁生活需要借助他物讓自己進入心靈的大氣層。
周六的早上,臺北下著細雨,
我坐在咖啡店里進入了我的大氣層。
參考文獻:《世界咖啡地圖》/(英)詹姆斯·霍夫曼著,王琪、謝博戎、黃俊豪譯/中信出版社2016年6月版。
權益聲明:文章及圖片權益均歸屬于“三六書屋”,轉載請注明,若不慎侵權請刪除或告知。言不盡意,謹致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