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培訓間隙,一個年輕的老師跟我交流,自己很努力班帶的也很好,學生也很喜歡她,但是她的教學成績卻并不突出,她有一種“幫了別人的忙,荒了自己的田”的感覺,這讓她悶悶不樂,我讓她讀讀張老師的《教師的使命》,《教學的情感起點與學業起點》這一部分,就是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 ? ? 這位年輕老師的問題可能是很多的老師都曾經遇到過的。在書中張老師說我們不應該把考得好,作為評價學生成長的最核心的東西,因為老師對學生的善意、誠懇、熱情、耐心等品格的影響,他也會、會成為學生一生的榜樣,這是考試的那個分數所不能體現的。再有就是有時候學生可能壓抑,但看到對他們好的老師,學生就會有一種松弛感,所以這就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當然會這個會反映在分數上。這讓這些老師很無奈,尤其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老師,搭班一個經驗豐富但要求卻嚴格的年長老師,那簡直是一種災難。對年輕老師的打擊極大,我太能體會到了,因為我有很長時間就處于這一階段,我有時候甚至就會想:它會不會消滅掉我這個內心里的天真、善良?那么如何改善,可能就是需要我們一個重點關注并且研究的問題。
? ? ? 現在教師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其實從正常意義上說,老師只要按照正確的方式,正常的方式,哪怕不排名,我們也知道學生考的會怎么樣,可能我們對具體的分數或者說年級里的排名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們作為老師的一定要明白:成績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這個差異是自然性的差異,也可能是能力的差異,但它絕對不是決定性的差異。因為孩子的成長,一個學生的成長是漫長的過程,教育的效果是非常非常滯后的,尤其是那些非智力因素。誰能說考不了第一名考不了清北985、211,它就是成4功的呢?
? ? ? 再有我們要明白我們的職業,理念里邊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成熟,是用一種更理性、更成熟、更克制的方式工作的職業的從容感。不急不慢,靜等花開。因為成績考試它真的是有手段的,用反復操練的方式是可以讓很多很多的學生,或者說絕大多數學生考得更好,但是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來說是有問題的啊。
? ? ? 我們作為老師的要用一種更開闊的評價來考慮孩子的生命和未來,這才是符合小學教育規律的,它就應該遵照規律,按照普遍的規律,按照人性的規律,慢慢的去做啊,張老師稱之為這叫守本,他說守本比創新更重要,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們尤其要牢記。
? ? ? 現在我周圍很多的優秀老師,他們大多數是中師生,他們身體素質好,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與職業目標,是“量身定做”的老師。我們學校是全國文明校園,這個招牌就是當年的中師生打下來的,他們是中流砥柱,是功臣。當年那些中師畢業之后就能夠很快的上手進行教育教學,也沒有出現現在很多的那些年輕老師不該有的“挫折”,他們都經過了專業的訓練,最重要的一點,都有強烈的職業認同感,把那些需要的素養,比如三話一畫呀,比如專業知識啊都學得很好,學校過關考察的也很好,不像現在有很多的,即使本科生啊,來到學校還是要從頭學起。
? ? ? 不知道那位年輕老師會不會去讀,讀后有沒有啟發,我是希望她認真讀,不要因為眼前的困境消磨掉身上的天真和善良。
? ? ? 張文質老師的《教師的使命》真像牛肉干,越嚼越有味道,越讀越有滋味,就像書名說的那樣要使命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