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五項規定落實系列⑩:探索"無紙化″一一小一小二期未考試新的打開形式

[紅順視點]:雙減五項規定落實系列⑩:探索"無紙化″一一小一小二期未考試新的打開形式

"雙減"及"五項規定"文件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期末只允許進行非書面考試。然而從傳統的紙質化書面考試轉向到如今的非紙質化的考試,因是一個新生事物,多數學校、教師都是第一次接觸,不熟悉怎么考;同時這學期是雙減政策落地第一學期,低年級家長對孩子學的如何,這種考試能否考出孩子水平也格外關注;再加上非書面考試后“如何對低段教師教學效果科學考評?"也是一個棘手問題,為此,筆者撰寫了"小一小二語數期末非書面考試怎么科學實施?"一文,旨在對此進行研究、探索。

一、澄清對一二年級期末考試錯誤認知,樹立合"規"的新考試觀。

錯誤認知1:把不讓書面考試理解成了不讓考試,期末不做測評、診斷。

錯誤認知2:非書面考試考不出學生水平,是搞形式、做樣子,是糊弄家長。

錯誤認知3:欲悄悄、偷偷仍然進行傳統的紙筆考試,自認為這才真實。

錯誤認知4:仍采用百分制,無實施等級制評定。

正確認知:不準進行書面考試不等于不讓考試,可以進行游戲性質的個人或小組的闖關、樂考。所謂闖關游戲”,學生要遵循老師指令,逐一闖過比如數學的口算關、圖形關、思維關、實踐關,又比如語文要闖過"識字(寫字)大挑戰、美文我來讀(背)、古詩小達人、我會講故事、積累我最棒″等項目關。所謂“樂考”,就是設計一些非書面考題,引導小學生用所學知識去應對。比如當一回小先生講解一道題、開開心心邊跳繩邊數數,就把算數考了;演一出小劇、來一次看圖說話,甚至通過查字典、口語交際的闖關比賽,就把語文考了。總之,"寓考于樂,寓考于游戲中"是其典型特征。變常規學科知識為內容的單一書寫的卷面考試為多元多模塊測評,它指向于學科核心素養,側重于檢驗學生方法的掌握、知識的運用,學科的興趣、心理素質,行為習慣的養成,與人合作的意識,公眾場合自信的表達能力,以及學習的情感與態度等等。

二、依課程標準、課本、教參要求確定重點考察內容,首先解決"考什么"這個首要問題。

1、考核心知識,比如語文:一年級漢語拼音表背誦、拼讀、書寫;二年級查字典、識字方法、識字量、寫字量。又比如數學:一年級0至9這十個數字在日字格中規范書寫,數的合成與分解,加法減法意義;二年級的乖法口訣表背誦、應用等。

2、考知識在真實情景中遷移應用,比如商場購物、真實情景中口語交際等。

3、考學生核心素養,比如語文聽、說、讀、寫;數學的閱讀、觀察、表達、推理等。重點考察知識在真實情景中運用。

4、考學生學習習慣,比如握筆、寫字、讀書姿勢,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全身心傾聽與有理有據表達,規范書寫、課前預習、計算后檢查習慣等。

5、考學生學習方法,比如學科中識字方法、湊十法、發現數學信息、解決問題方法等,又比如各學科通用的背誦方法、預習方法、檢查方法、整理知識方法、合作學習方法等。

6、考學生學科興趣、特長,比如繪本閱讀,自認為優秀項目;過程中測查心理素質等。

三、圍繞闖關樂考探索非書面考試特點、形式、及考試版本,即解決怎么考問題。

1、非書面考試要遵循原則:

①依標扣本,不刻意降低標準但也不人為拔高。

②模塊化、項目化,把所學章節內容分成若干模塊或項目,進行測查。

③全面性,一指考核知識內容更全面,比如識字既考識多少、又考會寫多少,還考是否寫的又快又好(正確美觀);閱讀考朗讀、背誦、課外的繪本閱讀等,二指既考傳統知識點,又重點考習慣、方法、素養等原來書面考試考不出來東西。

④趣味化:特意創設闖關小劇場,提供真實生活場景,寓考于樂,寓考于游戲中。

⑤過程性:一是指把考試過程變成知識梳理、整理過程,成果匯報、特長展示過程;二是指注意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社會認知情感表現,評價關注結論更要關注學習態度、品質思維、創意這個過程。

選擇性,一是指學生可選擇試題等級、難度;二是指學生可選擇求助形式,甚至可選擇準備后再考。

⑦等級評價,結果只給單項、綜合等級、評語,不打分數。

⑧成績私密性,結果不排名、不在家長群公布,只告知學生、家長個人。

2、考試可釆用版本

1.0版:主要考核個人現場在各個項目中表現。

2.0版:既考核個人表現又考核所在小組表現;既考核現場表現又考核提供作品成果等。

3.0版:在2.0版基礎上增加,既有必考項目,又有學生愿展示特長項目,分別占不同權重;既考學科素養又考跨學科素養。

3、測評及打分形式

一種是全有教師組成測評小組,一種是每組有一名教師及經過培訓的高年級學生組成測評小組;采取現場評定單項及綜合等級,填寫在闖關樂考卡上面。

4、闖關樂考卡設計及應用

闖關樂考卡分教師版、學生版。教師版用項目、要求、評定等級標準、需要考前準備用品、道具等,學生版只有前兩項。

四、闖關樂考三級"試題″(項目)設計例舉

1.0版見所附樣卷。比如語文考聽力,抽簽聽短文錄音回答問題;背誦漢語拼音表及整體認讀音節,從卡片中抽取拼音拼讀,抽取聲母韻母若干在四線三格中書寫;從識字卡中抽一組生字認讀,從寫字卡中抽一組在田子格中聽寫,給一組生字說自己識字方法;用字典查抽取的生字;從所學課文中抽一篇朗讀,從所要求背誦篇目、片段、古詩中抽取背誦;從真實情景中檢測口語交際,從講故事中檢測說的能力。

又比如數學:從口算卡中任抽一張看口算速度、準確度;背誦數的合成與分解、乘法口決表片段,抽檢測應用;在購物情景中應用數學知識;抽題讀題、分析題;給算式創編應用題等。

2.0版、3.0版試題推薦如下:

1、考繪本閱讀:必讀書目可采取看說繪本地圖。地圖站點中,有的是封面,有的是插圖,有的是人物,有的是人物說的一句話等,讓學生說書名、評價人物、復述故事等。

2、考講故事:設置不同層級,可講課本中故事,可講課外讀到故事,可講自己提前創編小故事,可圍繞所給詞語、人物現場創編小故事,也可小組幾人故事接龍。

3、古詩配畫,畫配古詩。

4、展示單元思維導圖、展示學科手抄報,展示自己制作生字生詞書,展示自己創作一本繪本書‘‘、現場演出小組準備的課本劇。

5、用上時間、長度、重量等單位描述自己的早上生活片段。

6、小組共同協商完成一幅創意拼圖。

7、給一個加法或減法算式,讓學生創編不同類型應用題。

8、讓學生讀題,說題意、說怎么列算式。

9、給一個問題,讓小組現場合作討論,看協作過程、看結果。

10、找一到易錯題講給同伴題,給同伴講清楚說出出錯原因及正確作法。

11、給一幅畫面,讓學生分別用不同學科知識去表達。

12、給一篇課文讓學生預習,觀察預習過程、結果。

13、跳繩互相計數,并創編一道應用題。

14、玩數字運算棋、撲克牌算點數考察熟練度。

15、同層次學生互相出題、定答案考別人,若出錯想辦法給同伴講會。

16、說說討論前自已看法,復述一下別人看法,最后說說自己添加、改變后的看法。

17、學生可申報自己特長或感興趣項目,如字寫的好,朗讀的好、古詩能邊唱邊表演出來,又如特別擅長數學模塊、講述一個數學家故事等進行更高層次闖關或展示。

18、舉一個你感覺語文、數學有用事例;講述一個自己在學科學中遇到困難是怎么克服的故事。

19、在讀書、寫字過程中評價讀書、握筆、寫字姿勢;在合作學習中觀察學生傾聽、表達習慣;在展示分享、闖關中觀察學生心理素質等。

20、讓學生自我學科評價,考評其學科興趣、自我反思的元認知能力。

這些例舉旨在打開創意設計思路。

教師可依據生情,選定測評版本,采用排列組合方法進行命題創意與考試實施。

需要提醒的是,因非書面考試師生都是第一次接觸,正式考試前,從出題、組織、評定等級進行一次全流程全真摸擬。

最后,我想表達的是非書面考試若設計、組織好的話,考核的會更全面、更真實,比書面考試更能考出學生綜合素養。

非書面考試若設計、組織好的話,學生樂意參加,家長也認可。

秉持在奔跑中調整姿態理念,建模、迭代、躍遷,邊改邊完善,最終讓低段的非紙化考試真正落地,成為考評新常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