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五項規定落實系列⑦:雙減政策初期,學校層面如何科學應對?

[紅順視點]:雙減五項規定落實系列⑦:雙減政策初期,學校層面如何科學應對?

雙減政策及五項規定是國家層面對教育改革的重新樹標,是減負提質的動員令、指揮捧。如何理解、科學應對、積極實施及使其初見成效是擺在學校管理層面不可回避同時必須解答的時代考卷。為此筆者提出自己的六點思考。

對策之一:從素養層面重構學校校本化課程體系。

學校競爭核心是學校課程特色的競爭,而課程競爭關鍵是課程開發、實施理念科學性、針對性。

先看一下重構學校校本化課程體系的邏輯推理:首先得確定學校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即標準是什么?接著要思考"這樣的人要具備什么樣素養?"“這些素養需要學校構建什么樣的課程體系?"還要思考"國家課程如何校本化實施?"“還有哪些素養單靠國家課程不能落地,還需針對性開發校本課程去完成?″可見要從過去點狀、線性、碎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重整為立體的、系統化課程體系,打破國家課程、校本課程二者缺少統整、聚焦現象,采取圍繞素養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整體建構,務必跳出過去校本化課程有什么,供什么的校本化課程開發的誤區。

對策之二:明晰雙減本質是緊緊抓住減負提質這個牛鼻子。

過去教學質量提升主要靠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師生苦拼、培訓班苦補、家長苦查(陪),即所謂發揚"五苦精神"獲得的!

雙減對學校、教師的新要求是:在學生不參加學科培訓班、家長不參與檢查作業、不能加班加點,不能大量布置作業,不能頻繁考試,只能借助課程科學設置、課堂改革、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即在"五不準"前提下,科學高效提質量??梢?,賽道變了,評價規則變了,質量獲得方式也需改變,即讓學生以最小的時間、精力花費,科學獲得最大的效果、效益。

如何減負提質,路徑有哪些?向落實教學常規要質量,向培優補差常態化要質量;向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效率要質量;向對教師科學績效考評要質量;向集智備課、校本教研要質量;向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要質量,向抓學生學習習慣、科學學習方法要質量;向為學生提供強大動力系統、精神系統要質量;向借助外腦的專業引領、資源整合要質量。

學校減負提質的潛力、增長極在哪里?向深度課堂改革、學程改造要質量。當前課堂改革急需破解問題主要有:怎樣解決“讓學習主動發生”?即從被動學習、虛假學習、偽學習走向主動學習、真實學習;怎樣解決“讓學習深度發生”?即低階思維下的淺表學習走向高階思維下的深度學習;怎樣解決“讓學習持續發生”?即從課上學習走向課后帶著問題或用課上學到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持續學習。課堂還要破解:學困生的虛假學習,中等生的表層學習,優等生的重復學習。借助安全平等傾聽對話課堂讓學習真實主動發生,借助構建問題系統,項目學習、主題學習、跨界整合,知識串聯、三級追問、深度思考、高階思維、讓學習深度發生;借助樂趣、志趣、探究讓學習在課后持續發生。

上述理念落地需要在如下方面取得核心突破:訓練學生課堂上的5G學習素養:高效閱讀、高效思考、高效傾聽、高效表達、高效記憶;培養學生課堂學習4大童子功:課前預習、課堂討論、記筆記、引進合作學習的策略,思維的工具、學習的工具。

培優補差主戰場在課堂。自主早晚自習、復習課、習題課、試卷講評課這些課型是影響質量關鍵因子,高效整理筆記、高效糾錯、高效作業是影響質量的三大助力系統。

對策三:雙減初期的有效抓手、載體是科學制定、高效實施三表、三課、二操。

三表指的是課程表、時間表、社團課程安排表。

依規定開設開足、開全國家課程,安排好地方、校本課程,做到升學科課時一節不增,體音美等藝術類小學科課程一節不減。統籌謀劃好午托時社團課程。

保成學生睡眠時間統籌安排時間表??蓪嵭虚L短課時,集中研學、勞動基地體驗。可錯峰上下課、放學。

三課:重視藝術課、體育課、綜合實踐活動課。這些課程要三年或六年統籌,要有校本化課程綱要、體系,規范高質量實施,要定期舉辦體育節(運動會)、藝術節。二操指的是早操(長跑)、課間操(不低于30分鐘大課間)??砂讯俣樾iL直管課程。大課間課程要有規定的擴播操內容,還要有韻律操等個性化內容;要從整齊劃一大課間活動調整為自主選擇的體育超市性質大課間,體現我選擇、我喜歡、我運動、我健康的新理念。

社團活動可采取一室兩用,即教室也是活動室;一人雙崗,即教師要承擔教學工作崗、社團工作崗;三級社團:向外購買收費社團、校級教師開設社團、學生開設的社團。社團活動安排要像高考報志愿形式,學生填報依次填報三個志愿,盡量滿足第一個志愿,最低滿足第三志愿。社團課程可引進購買社會資源;同一社團課程盡量要有初級、中級、高級三個層級;學生在社團課程中表現也要建立可視化的評價體系。

對策四:聚焦作業設計、流程監控、作業評價三個核心變量,讓作業控量提質初見成效。

1)作業設計納入教學管理,實行層層備案審核制。課堂練習題要求教案上注明與學習目標是如何匹配、照應的;課外練習、星期天作業要注明教師選擇或設計的作業從哪些題篩選或改編的,完成所需時間,基礎類、能力類、拓展類所占比例,設計意圖及分層要求等,報備課組審批;征訂試卷、組織考試教研組長、教導處先對試題質量、理由審核通過后,方可執行;充分利用大數據,對上屆學生單元學習易錯、易混試題統計分析,教導處提前預警,備課組思考、探討破解策略。

2)加強做作業全流程監控。務必讓學生養成課后先整理筆記復習再做作業的習慣;規范書寫,限時完成作業;正確使用演草紙,會借助演草紙快速檢查;采取“六步、二講、一歸類”錯題訂程方案;強調獨立完成意識,若實在不會,要先思考找準困惑癥結所在再問老師、同學。

3)讓做作業過程增值。提倡一題多解;學會品題,賞析命題妙在何處;易錯、易混題羅列涉及知識點、解題思路、方法、思想;學會模塊表征,快速建模;嘗試一題多變,探究規律;翻轉思考,從答案中提煉總結出答題基本模板。

4)鼓勵教師改編、創編、研究試題、試卷。若試卷沒有組合、篩選,教務處原則上不簽字,不能印制發給學生;探索化題為組,從一道題到一類題設計;研發條件、結論、方法開放試題;設計學科閱讀、問題建模后才能解答試題;有母題意識,把握變式規律。研究近五年高中招試卷,把握命題導向、走向、動向。做題、研究試題;寫試題走向對教學啟示、預測明年命題趨勢及應對策略;同事之間互相分享。

5)提倡作業設計、批改、評價全面創新。畫學科知識樹、思維導圖、5R法整理單元知識、學科日記進入作業序列;自留作業、自選作業、同層互留作業、套餐分層作業、翻轉作業應成為作業新常態;正確率、創新性、書寫質量多維評價,自評、互評多元評價,延滯性評價、二次評價、對教師評價的評價,鼓勵性、期待性、高榷性評語,過程、問題、方法指導的創新性批改符號,皆應成為作業批改新視域。

對策之五:優化、創新延時服務,讓延時服務成為學生幸福生長、生活的新的增長極。

“學生到學校不僅是學習,而且是來生活,他們要在這里獲得知識,尋找友誼,學會生活。"因此結識更多志趣相投的伙伴也應成為教育的目標。同樣幫助學生在集體外成長,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集體外成長空間也是學校職責所在。

延時服務就是要給學生留下一定的自我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個體發展的選擇與嘗試,改被動式的“管、卡、壓”到主動式的自我認知和自主發展。

延時服務就是要為孩子學習、成長打開如下三扇天窗:關注非正式學習、社會化學習;允許志同道合的自組織、小圈子存在;提供集體外成長個性化時空一一非教學時段自生長、自教育。

因此,延時服務要體現安全、豐富、快樂核心理念。盡量做到,愿留盡留全覆蓋,工作日全覆蓋;學??芍鲃犹峁┱n后服務征詢單,學生、家長對延時服務可動態預約、彈性選擇。

二小時延時服務建議設置學習時刻、自主時刻、溫磬時刻三個時段。學習時刻為學生分學習區完成作業及完成預習單;自主時刻為學生參加自己心意的社團晉級課程;自由時刻為學生自主支配時間。

總之學校提供的延時服務要有,要優,還要持久。

對策之六:充分發揮指揮棒導向作用,穩妥、務實探索、推進師生考試、評價改革。

管理者要思考:小學一二年級取消書面考試,學業怎么評、怎么考?學科知識大練習、階段性知識摸底暫時不能少,進行活動、小組闖關的樂考是一種最佳視域。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選擇學生素養發展報告單、成長檔案袋評價不失為一種有益探索。

不可忽視教師因雙減推行導致工作時長、工作量負擔超載問題,借助實行服務累進滿額制、錯峰上下班制,績效傾斜制逐步化解。

對教師績效考評也要變臉:從關注單打獨斗到團隊合作,"考核一拳頭,再考核一指頭",即先考核團隊整體名次,再考慮個人表現。從"不管黑貓、白貓,考個好成績就是好貓"的結果性考核走向關注成績、更關注成績含金量、成續可持續性、成績是怎么得來的即投入與效果比來綜合考量。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