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習慣:
暗示:
舉例:如街角的固定的樹和信箱,比如麥當勞的統一裝修,比如食物經過特殊加工,可以讓我們快速的嘗到鹽和油脂的味道,讓心中的快感中心啟動,讓大腦沉溺其中。
慣常行為:
涵蓋了所有的習慣,可以是簡單的,也可以是復雜的。
獎賞:
涵蓋了可以給感官帶來快樂的食物、藥物或情緒上的高潮,比如表演帶給人的自豪感或沾沾自喜的感覺。
小總結:
想讓人建立習慣,更多的是在他做出正確行為的時候及時及重復的給予這樣的鼓勵,目的讓他固化他的這種正確的行為!
研究人員發現大腦對獎賞的“渴求”將誘惑擠出去,“渴求”可以驅動習慣回路,建立新的習慣,也是商家利用人們對口腔清涼的刺激及泡沫對清潔的獎賞,而讓使用牙膏成為人們的日常習慣!
總結:習慣的改變第一步先尋找你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習慣,出現這個行為你獲得什么樣的獎勵和滿足,并且記錄分析,第二步根據分析好的結果,找出可以獲得相同滿足和獎勵的替代方案,如上圖所畫的用咖啡來替代煙草帶來的滿足,并執行。第三步尋找團隊,找到有相同目的和需求的伙伴,相互監督和幫助,如易效能90天踐行!
成功的組織機構習慣
? ? 星巴克制定一些詳細的條款培養員工的自律力,還通過培養新員工形成意志力習慣回路(如:面對客人情緒,有明確解決方案的手冊,面對沒有碰到過的問題先記錄下來,再想解決方法),來幫助員工面對逆境。星巴克咖啡的拿鐵方法:靜靜傾聽顧客的要求,接受顧客的抱怨,用行動來解決問題,向他們致謝,然后耐心解釋問題的原委!
實踐建議
第一步:找出慣常行為,并且去尋找慣常行為背后的暗示是什么?
第二步:用獎賞做實驗,用不同獎賞方式來滿足人的渴求感,同時來測試自己做出這個慣常行為背后的渴求是什么?希望得到是什么獎賞?
做了4-5次不同獎賞實驗后,再做慣常的不良習慣,并馬上寫下想到的頭三樣東西,可以是情緒,也可以是思維,或者對自己感覺的想法,甚至可以寫你頭三個想到的詞(目的幫助自己回憶,幫助提醒自己做了不良行為)。然后在手機上設定15分鐘的鬧鐘,看自己是否還有想做不良行為的沖動,通過測試來知道自己做這個行為背后的渴求。
第三步:分隔出暗示,可以從下面五個方面來練習。出現不良習慣記錄下來:
地點:你在哪?
時間:現在幾點幾分?
情緒狀態:感覺怎么樣?無聊?...
其他人:周圍有誰?
之前緊挨著的動作:比如剛剛完成一項復雜的工作?
先記錄三天,看看是什么誘發引起你產生不良習慣的沖動。
第四步:制定計劃,一旦你找到你的誘因和想得到的獎賞,你就可以開始改變你的行為,比如把前面案例的抽煙行動換成喝咖啡來替代。
總結:
改變習慣很難,但是了解了背后的機理,能夠分析出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時,你就有了一個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