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敘述的是習慣在個體,組織,社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對習慣回路的研究,詳細說明了習慣如何運作、如何創造新習慣和如何改變習慣。
壹 ?習慣是如何運作的。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習慣回路。
第一步,存在著一種暗示,能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并決定使用哪種習慣。
第二步,存在一個慣常行為,這可以是身體、思維或情感方面的。
第三步則是獎賞,這讓你的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回路,以備將來之用。
生活中的習慣,都能夠對應到習慣回路上面。
回到兩年以前,我還是重度煙民。在吸煙這個習慣上面,暗示有很多種:緊張、焦慮、早起清醒、開車路上犯困、工作完成后放松、飯后一支煙、玩游戲等等。慣常行為是拿出一支煙,點燃,開始吸煙。獎勵就是尼古丁從嘴進入身體內,隨之吐出一部分,然后就會覺得渾身輕松,飄飄欲仙,口鼻有香氣繚繞和輕微的麻醉感。總之,只要吸入一口煙,人會很放松,緊張的情緒得到安撫。久而久之,吸煙這件事不再需要思考我該不該吸煙,而是出現上述任何一種感覺或者一個場景,就會點燃一根煙。大腦在這個時候是不起作用的。換句話說,一旦習慣發揮了作用,大腦不在完全參與決策,它要么安靜下來,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事情,事實也如此,在吸煙的過程中,你確實可以去做另外的事情,吸煙行為,完全是習慣發揮了作用。
貳 ?如何創造新習慣
在創造新習慣的過程中,是渴求在在驅動著習慣。簡單來說,想要培養一個新習慣,需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就是渴求什么。
01.我要創造寫作的習慣,我希望通過寫作,可以培養自己深度思考能力,分析事情的邏輯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這些都是寫作可以帶給我的成長。明確了渴求之后,選擇一個暗示:每周寫作1-2篇,然后找到一個獎賞:寫作完成后可以看想看的小說。
02.我要創造閱讀的習慣。閱讀能夠增進理解力,能夠足不出戶就看見世界,能夠使寫作變得輕松。明確了閱讀的渴求之后,選擇一個暗示,每周讀一本書,然后得到一個獎賞:看完書可以去看一場電影或者看一集的娛樂節目。
當然,創造寫作、閱讀的習慣,所渴求的是自己心中所需,每個人都不盡相同。有人寫作為了變現,有人寫作為了產生影響力,渴求越強烈,越容易養成新的習慣,畢竟,創造一個習慣相對簡單,堅持下來才是最難的。
每個人都可以用這個基本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習慣。
叁 ? 如何改變習慣
為什么說改變習慣而不是改掉習慣,因為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習慣從來都不會消失,這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優勢,因為如果我們每次放完假后都要重新學習如何開車,那就太糟糕了。
但是如果是壞習慣,那這個聽起來就很絕望是不是。
大腦無法分別好習慣和壞習慣,所以如果你有一個習慣,那么這個習慣會一直蟄伏在你的大腦內,等待正確的暗示和獎品的出現。
雖然無法根除壞習慣,好在還能夠改變習慣。
要改變習慣,必須留住回路中的暗示,提供舊習慣回路中的獎賞,但要插入一個新的慣常行為。
結合我戒煙的過程,這個結論很好理解。
戒煙的時候,我沒有盲目的決定開始戒煙,然后一根都不抽,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三天或者一個星期后重新開始吸煙。相反,我仔細的分析了一下,自己在哪些情況下會吸煙。我會早上起床時,吸今天的第一根煙;開車上班的路上吸第二根煙;處理完每一項工作想放松一下,都會吸一根煙。飯后一根煙是必吸的。晚上在家里打游戲會吸煙,而且吸的量是最大的。這些是吸煙這個習慣的慣常行為。
根據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你無法根除壞習慣,你只能改變他。而要改變,就是找另一個慣常行為替代吸煙這個慣常行為。
掌握了這些后,我開始嘗試戒煙。
每天早上起來后,為了盡快進入清醒狀態,然后做出吸煙的行為?,F在,醒來后,先用冷水洗臉,打開手機,放一首音樂,讓自己清醒。這樣,新的慣常行為——洗冷水臉、放音樂——替代了吸煙。
開車路上吸煙,是為了不瞌睡?,F在,開車在路上,出現犯困的時候,打開車窗,調高音樂的音量,驅走瞌睡。新的慣常行為——打開車窗,調高音量——替代了吸煙。
處理完工作后,感覺需要放松一下,每當這個時候,起身接一杯水或者跟同事聊一會天,這樣,新的慣常行為——接水或者聊天——替代了吸煙。
晚上閑下來的時間,不再打游戲,而是選擇閱讀,新的慣常行為——閱讀——替代了打游戲,這樣就不會想著吸煙。
雖然描述戒煙的過程很簡單,但實際改變起來很不輕松。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去了解驅動自己行為的渴求感,如果始終無法自己找到,可以去讀《這書能讓你戒煙》這本書,會幫助你找到這份渴求感。到今天,成功戒煙兩年。
如書中所說:人生不過是各種習慣的總和。無論是21天習慣養成法,還是其他關于習慣養成的方法,只有了解了習慣的運作機制,才能更深一步的認識習慣。
習慣的養成,貴在堅持。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創造更多的好習慣來替代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