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早在兩千多年前,快樂主義大師伊壁鳩魯就說,快樂的本質是身、心的平衡。現代心理學家又說,快樂是一種主觀上的安樂,是平衡而滿足的內在感受。
然而生活中,欲望和現實總是難以平衡。
小時候,我們的愿望很簡單,一顆大白兔,一只泰迪熊,或者周末的一次游樂園經歷,就能讓我們快樂。
而現在,哪怕有一屋子的糖果和玩具,有一場接一場的朋友聚會,可繁華過后,縈繞在心里的依舊是對生活不滿的哀傷。
隨著成長,我們擁有的越來越多,快樂卻越來越少。
有人說,成人的世界,只有苦澀。
靈魂被加班掏空,錢包被房貸掏空,精力被孩子掏空,尊嚴被生活掏空。
快樂就像偶遇的彩虹,煩惱才是長久的修行。
難道是世界變了么?
并沒有,真正改變的是我們的心境和欲望。
欲望越多,不滿也越多,當你總是被煩惱困擾,自然無法快樂。
02
柏拉圖說,快樂和痛苦從來不會同時降臨到一個人身上,但是如果你追求它們中的某一個并且有所體驗,你幾乎總是不得不體驗到另一個,它們就像受同一個大腦指揮的兩個軀體一樣。
如果你總是關注自己悲傷的情緒,你的思維會陷入一種消極的定勢。你習慣性地投入更多精力去發現生活中的痛苦,不斷加強自己的負面情緒,到最后,快樂成了奢侈,痛苦成了常態。這種狀態會越來越惡化,直到你徹底失去快樂的能力。
生活中,我發現有些人總是苦大仇深。
花開繁盛,他卻想到花落時的凋零,只感懷煙花易冷,繁華易逝;看到滿月,他哀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擁有愛情,他卻唱著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難免淪為朋友。
這種人眼里看到的永遠是事物黑暗的一面,世界明明充滿陽光,他卻偏偏要關上所有的窗簾,讓自己在黑暗中瑟瑟發抖,不斷詛咒這個萬惡的世界。
然后,我們還會發現另一些人,整天嘻嘻哈哈,似乎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充滿驚喜的樂園。
我羨慕他們,卻做不了他們。
為什么?是因為世界對他們格外開恩么?
并不是,有人坐擁千萬資產,卻整日愁眉不展;有人家徒四壁,卻依然能呼朋引伴,逍遙快活。
快樂不需憑借外物,而是一種正向思維。凡事都有兩面性,擁有快樂思維的人習慣去尋找生活中璀璨的光芒。他們就像向日葵,總是向陽而生。
這樣的人,在遇到下雨時,不會酸溜溜的說,這是上天落下的眼淚,而是豪邁吟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遭遇失敗后,不會輕言放棄,而是氣勢昂揚地高歌,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面對花朵凋零,他們不會輕易傷春悲秋,而是贊頌,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所以,想要快樂,首先讓自己學會尋找快樂。
03
前些日子,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給我們分享了一個養成快樂思維的方法,我嘗試過,很有效。
你只用每晚花一分鐘時間,回憶當天發生的三件另你快樂的事,堅持下來養成習慣,你的思維自然變得樂觀積極。
如果你第一次做這個嘗試,很難對不對?你左思右想,都找不出什么值得一提的樂事。這是因為,你習慣屏蔽那些簡單的快樂,讓自己變得難以取悅。
所以,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你必須將精力更多投入到生活中那些被你忽略的細節上,用心體會那些觸碰你心靈的微小感動。
路過一株盛放的桃樹,請停下你匆匆的腳步,去感受滿樹蓬勃的生機;電梯內有人幫你擋住快要閉合的門,請對TA說一聲謝謝,記下這暖心的瞬間;突然下起大雨,發現自己恰巧備了雨傘,請在內心為自己的機智默默點贊;路上遭遇堵車,請靜下心來欣賞這個總是被你忽略的城市,你會發現,天邊被晚霞燒紅的云朵,別有一番趣致。
漸漸的,你的內心會變得柔軟,你學會了滿足,學會了感恩生活賦予你的種種驚喜,學會了關注世界的光明而非生活的黑暗。
為何孩童最容易獲得單純的快樂,是因他們懷揣著對世界的好奇,總能第一時間發現生活的驚喜,并擅長為自己制造快樂。
一個礦泉水瓶蓋對你而言是什么?你或許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垃圾。
可如果我告訴你,有許多男孩會像寶貝一樣,搜集任何他們能獲得的瓶蓋。你是不是特別好奇他們要用它們來做什么?
很簡單,他們會在課間,將瓶蓋當成足球來踢。一個瓶蓋,五六個男孩,十分鐘的歡樂。
你大失所望,搖搖頭說,這樣太幼稚。
可是,你想擁有快樂,就必須在內心保有一份童真,而童真說白了就是一種幼稚。但這種幼稚不是蠢笨,相反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是一種發散的,不拘泥于常理的思維。
成年人的思維會受到各種常識的限制,所以會漸漸變得對生活中常見的人和事熟視無睹,最終活得越來越麻木。
跳出常識,學會去發現快樂,制造快樂,才能使我們養成快樂的思維定勢。
04
擁有快樂思維的人不會輕易被逆境打倒,他會努力從中總結教訓,勇往直前。這樣的人,永遠充滿一種向上的磁場,吸引著身邊一切有利因素。
我就認識這樣一個人,她的樂觀感染著周圍每一個人。任何項目,哪怕看起來如何困難重重,她都將目光鎖定積極的方面,讓自己和周圍的人相信,他們一定能夠成功。
正是這種充滿正能量的思維,將所有人的意志都凝聚成堅定的信念,他們遇神殺神,遇鬼殺鬼,毫無疑問的,他們做什么都能成功。
沒有人和事能阻擋你獲得快樂積極的人生,請停止自怨自艾,從現在開始,調整你的思維,從此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