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的幾篇文章,都是在分享作者過去的閱讀經驗,其中不乏可供我們借鑒的地方。
但是有的書讀了之后,我們會更加迷惑不解,究竟是哪個指導著我們的閱讀和學習,甚至是工作。
信息時代,大家對于工作的看法都有所改變了。
就像以前的農民種地一樣:
一開始,基本上是自給自足小農思想時代,每家每戶也沒有什么交換。
后來,發現自己家種的東西吃不完了,然后拿到巷子里跟幾個鄰居交換一下。鄰居少的話,或許換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多找幾乎人家一起來交換,慢慢地人多了之后,大家幾乎都能換到自己想要的。
或許這就是剩余價值的體現:當我自身的價值滿足之后,還有余力,能夠把該價值服務到新的領域去。
新形勢下的這種模式,就有了新的名字,叫做——斜杠。
其實,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新的工作模式呢?筆者認為無非就是兩點:
一、現有工作不能滿足其對薪資的需求;
二、自身技能不僅僅體現在工作一方面上。
工作中的人,幾乎都想賺點外快,然后將自己的時間換成金錢,或者就說是睡著把錢賺了。
當更多的人發現本職工作也并沒有什么突破的時候,就開始尋求其他的發力點,找出自己的第二強項,或者說這種隱藏實力,來實現財富的雙收甚至多收。
現在的時代,就是多才多金。
以往的社會,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你就能吃飽。
然而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不近要吃飽,還要吃得好。
一句話: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財富在今天給我們所帶來的好處,真的是有目共睹,這就更加刺激著我們朝著更多財富的道路上奔去。
回到工作這件事上,有人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一絲不茍地值班打卡,過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但是財富還是如往日一樣,不增甚至會降。
這時,就有了社會先行者,來告訴我們,需要作出改變。
一類是要你立足本職工作,做好每件事,使你優秀到不能被忽視,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然后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另一類就是要你在業余時間,發揮你的第二潛能,不斷地給自己充電。
我們先來看第一類。
工作做不好是我自己的責任!
這就是持本觀點人士的主要態度。不論企業的什么問題出現,都要自問一句:自己是否完美地完成任務?
本來這個負責任的態度就無可厚非,員工的第一要義就是完成任務。
你做不到對基本工作的爛熟于心,老板怎么會對你放心呢?
企業的命脈都是掌握在我們這些一個個螺絲帽身上,生存的過程中絕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掉隊的。
說到這,很多人就該捫心自問了:我到底有沒有把工作做到位,讓老板放心?進而再來跟老板談談漲工資以及福利的事。
再來看看第二類。
浩如煙海的書籍,常常令我們眼花繚亂,我們冷不丁地還會遇到一些具有新奇點子的書籍,來刷新我們對于工作的看法。
原來我們的工作并不唯一能養活我們的。
于是乎,一部分人先實行了之后,發覺這種事還挺靠譜,就介紹更多的人加入進來。
這成了現在大家都很熟悉的“斜杠生活”,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種能使你在工作之余散發余力的工作方式。
其實最好的例子還是教師,學校放學后,教師都閑下來了,但是學生還是需要輔導的,而這時的最好輔導員是誰呢?還是老師。一線的經驗比較因地適宜,讓老師來給學生課外補課就是價值的更大利用化。然而相關部門禁止教師在校外有償補課。
發現了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時,我欣喜若狂,心想有了一種新的工作方式。
于是開始拿起自己的第二技能,在業余時間開始加油充電,期待有更大的收獲。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了我把業余時間都花在玩游戲上,又能提升個人技能,何樂不為呢 ?
而這種新的認識,就是從閱讀中得到的,你要是閉塞地在一個角落里,不去認識外面的世界,哪里有機會來思考更多的問題。
這就產生了新的問題,原來讀得書少時,總認準了努力工作的一個方向,而日后學到了新的技能,逐漸往斜杠上靠攏,自己就成了中間的犧牲品。
殊不知這種兩難的選擇才是罪魁禍首,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個目標不放,然后把它做到極致,并且堅持下去,就會有新的收獲。
選擇還是自己的,有些事不試試的話,你怎么知道后果呢?
所以少年,行動才是最實際的。
這是今天的胡說胡侃,希望你能喜歡。
晚安,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