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寫字,我自認為自己會很有發言權,直到今天反復拜讀了于永正老師的《寫字,育人,做人》,才意識到自己真是短見博識,所做的更是微不足道。
我常常對我的學生們說,“提筆即是練字時”,在語文考試中,可以說,字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語文成績的高低。頻頻在辦公室和老師們談及學生們的書寫,常常無奈的感嘆:“這字怎么就寫不好呢?就算寫不出字體的形體美,但書面整潔,書寫認真、工整,能達到這個要求,為師也是很高興呀!”。也時常疑惑,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在平常的教學中,“練字!練字!練字!”經常掛在嘴邊,“你要把字寫好!”每天不知道要重復說多少遍,估計學生們聽的耳朵都快起繭子了。后來我把問題歸結于孩子們練字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不知道練字應該。怎么練,什么樣的字才是練字該達到的效果。我一直以為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只要提供給他們模仿的對象,只要能將教師的師范性做到位,他們的字就會有所進步。由此,我在我們班開展了師生同寫一堂字的練字課,事實證明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由于孩子們缺乏自主性,放了一個寒假練字,沒有堅持,一個假期回來,字又回到了解放前,為此我很苦惱,我不明白為什么在家過了一個假期,孩子們的自竟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今天我在于老師的文字中找到了答案。
于老師強調,寫字要遵循讀帖,描紅,防影,臨摹的規律,在練字的過程中間接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習慣,性格乃至生活習慣。讀著于老師所分享的案例,看著每個學生的改變,真的覺得自己是少不更事,竟然還為自己取得了一點點的成果而沾沾自喜。我和學生們同寫一堂字,一起書寫,僅僅停留在要他們將字寫好、寫工整的層面,卻從未想過寫字教學的影響力可以那么深遠。雖然自己心里明白,練書法可以使人更沉穩,卻從未想過將這種寫字、育人、做人的道理傳遞給學生們。我所強調和引導的練字是多么的不到位。孩子們之所以練字沒有得以堅持,是因為他們將練字當成了一種任務,并沒有從中學會享受,體會到練字的樂趣,感受到練字給他們自身帶來的改變。
原來寫字教學中有那么多的學問在里面。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的寫字課的教學了,我想我應該好好規劃一下,如何將這種描紅、仿影、臨摹的規律,為我所用,融入到我的寫字課中。一想到練字能改變一個人的學習習慣,性格特點,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試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