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莊子上到Z鎮,大約8里;從莊子上到L鎮,走路大約20里。
在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里,相當長的時間內日常的活動范圍也不過是從家到學校的2-3里路。
8里,勉強走走;20里,只能想想。
涼風習習的夏日,在大葉楊、洋槐樹的呢喃細語中摸知了、或者躺在涼床上數星星,不時飛過的螢火蟲和天邊劃過的流星,構成了童年記憶的最美風景。
浩瀚的星河總能勾起太多好奇,張果老的樹為什么總也砍不完;天空中的流星都飛到了什么地方?
兒時的心里,世界是什么樣?不過是一口倒扣的鍋!!
也曾幻想有一天,可以走到“鍋”的邊緣,看看“鍋”外的天;也曾幻想有一天,走的很遠、很遠、很遠……
跨過8里,走過20里;橫渡長江,來到江南的那座城,路越走越長……
有過懵懂,有過彷徨;馬齒徒增,經過了多少彳亍,心越走越慌……
歲月是把殺豬刀,白了頭發肥了腰!
當年的青蔥玩伴沒幾個不是大腹便便,但慶幸的是,心并未走遠;
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早已走散在人海,也許偶爾在夢里才能想起曾和她一起看薔薇花開。
有專家對人類的前輩大猩猩進行深度研究后說:兩足行走更多發生在動物攜帶自認為有價值或者稀有物品的時候,直白理解就是時下的一句熱詞——且行且珍惜!
夜正濃,窸窸窣窣的雨聲和著不時駛過的汽車聲,一股莫名的空曠感油然而生。恍惚間肉體越發沉重,而靈魂似乎已經從軀體中抽離出來,笑微微地看著這坨疲憊的臭肉。拉開窗簾,雨夜下的城市早已失去了往昔的喧鬧,孤寂正在蔓延……
突然想起那個城市,千里大轉場,偌大的大巴車上,3個司機、2個乘客。9個小時的高速車程。開啟了一段全新的冒險之旅.。現在想來,看著車外一個個“歡迎您來到XX ”和“歡迎您下次再來XX”的路牌時的心情,也許和現在相同 —— 只有目的地,但下一步會經歷什么全然未知。
選擇了遠方,風雨又何妨。也曾自負凌云筆。一晃流年似水,春去春歸,到而今記憶中只剩下兒時雨后微風送來帶有泥土氣息的稻花香和村莊中升起的裊裊炊煙,還有白楊樹的嘩嘩聲。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風刀霜劍,寒來暑往。
相當長的時間內這僅僅是應試作文騙分的時候才會用到的詞語。突然間覺得是如此的形象,或表、或里,歲月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痕跡。幾年前初識一個小弟弟時,還僅僅是一個6年級的小學生,近日偶見,驚奇地發現已經參加了高考。家中的小不點,也可以扶著沙發開始了自己的一小步、人生的一大步
Come you home a hero
Or come not home at all,
The lads you levave will mind you
Till Ludlow tower shall fall
掐指一算,再過七八年,40也指日可待了,然G杯的理想依舊空蕩蕩,再不努力就真的老了。就用蔣捷的小令收尾吧。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