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人生覺得苦的時候,其實每個人都苦,雖然我們希望享受,但內心總擔心會被淘汰。
在大學的時光中,我們總會迷茫,尤其大一的時候,感覺自己就像個機器,不喜歡但也不討厭這種感覺。因為總認為自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但事實恰恰相反,有些時候,你分不清哪些是無用功,哪些是有意義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該尋找什么方向。
方向的尋找是困難的,就像大海中的舵手在沒有儀器下盲目的操作和恐懼,我們現在就是這種狀態,不管是大一還是大四。
因為我們最終的目標不確定,但有時候,卻被現實拍了一巴掌,被它強行給安排了。
其實命運說是掌握在自己的雙手,更準確的說,是掌握在自己的眼界。
每個人都要去多觸碰一些我們還不了解,但有一些興趣的事情,但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
不能做著比自己能力高太多的事情,這個很危險,危險在哪里??浪費了一些時間,畢竟,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啊!!
我的一位老師曾說過(雖然我不太喜歡):現在的很多人總喜歡用順向思維,這是不對的,我們做事情一定要逆向思維。例如:考研,你一定要認為自己一定要考的上,才能考上,當你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后,才能為這個目標找到更好的資源來完成這個目標。
上面這句話說的沒錯。順向思維總希望先找好資源,然后才能確定自己完成的目標。即老話說的有多少能力就干多少。
但逆向思維不一樣,它的思維邏輯是你的目標已經是完成了的,沒有不能完成的選項,那我完成它應該尋找哪些資源。它的前提是你的目標是完成的。
但有時候這個思維不太適用,可能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