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似是平常,徐風,淺草,落葉。
卻是不常,當你看它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每一片葉子都很美,一條葉絡也勾勒著生命的優(yōu)美,每一朵花兒都動人,一絲花蕊也吟唱著人生的可貴。
我是本期編輯:夢見一朵花花
本期主題是似是平常卻是不凡
作者:一個叫小胖的姑娘
在這個秋意漸濃的季節(jié),時常喜歡找尋一個角落,覓一段時光,放慢生活的節(jié)拍,觸摸天地山水大自然的魂魄,感受季節(jié)的輪回更替之美。
季節(jié)婉轉,我知道她從來不會為誰留下永遠,在這個無常的人生里,誰也猜不透最終的人生戲碼。轉眼之間一天過去了,轉身之間一年過了一大半了,俯仰之間一輩子就過去了。在這時光的隙縫里,我想重新遇見那個最溫暖的自己。
邂逅,終究是一場有魅力的人生。
編者語:總期待一場邂逅,金色的季節(jié)你我相視而笑,而手上是同樣的一本書。都道最美不過初見,又有誰道,最美的初見不過邂逅。
如果在大雨過后仍舊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天空就會陰云朵朵,各色的形狀。沒有太陽天黑的會更加的早,家家戶戶的人都會早早回家,燒火做飯,或煮臘肉,磨豆腐,再帶上草帽去自家土里邊掐蔥擇菜。夜幕降臨,昏黃的四方桌上端來一盆盆熱氣騰騰的菜,家中長輩倒上些白酒,相互訴說今天聽到的新鮮事物,再就是一碗白白的熱米飯,泡上一碗滾滾的湯,吃著臘肉香腸。一家人其樂融融,說話聲,咀嚼聲,筷子與碗的碰撞聲與瓦片下滲出的光,總共匯聚成了溫暖的家。
編者語:記憶中的童年總有那么一個雨季,豆大的雨顆顆落在陽臺上,濺起一柄柄的傘花,那時總愛折上一只只小船,挨個放入積起的水中,看它在雨中旋轉移動,然后大雨也因那一只只船而可愛起來。
作者:一地月光
我相信每朵花都是有花語的,它們在綻放的時節(jié)里,不同的風姿就是不同的傾訴,或顧盼生輝或欲語還休,娉婷于水面凌波微步。九十九種荷花宛若一群脫俗出塵的青春少女,積蓄起最為光艷的色彩,期待能得到觀賞者的注目。癡癡地守望,一季便是一生。
眼前搖曳在西風里的,只是飽滿的蓮蓬,那里面是否因為游者走馬觀花的匆匆而過,而貯滿了蓮心沉甸甸的落寞情結?淺秋的風里,已不見了玉容銷酒,水佩風裳無數(shù),惟有青蓋亭亭,細碎耳語。
編者語:閑暇時不妨出去走走,然后停下來,可以看一朵花,或是一片葉,那時你便能聽見它的聲音。每一片葉都有葉語,正如每一朵花也有花語。
彳亍時光,每個人在各自的日子里,彈奏著不同的樂符,也只有懂得的人,才可以聽到你來自心底的呼喚吧?不是沒有人呼應,而是比較難而已。
秋雨微涼,在雨中漫步,看層林被雨霧渲染,喜歡秋清斂的氣息,素凈澄明。心情淡淡,落筆寫一頁清歡。和著一窗淋漓,讓茶慢慢升騰冷卻,我安靜的鋪開面前的紙張。
窗前,秋雨瀟瀟,掩映著馬路上車燈的明明暗暗,映照出水光反射,似乎就是手下的淡彩,揮灑在波瀾的湖面,隨著思緒,蕩漾不息,一點一點幻化出五彩的詩篇。
編者語:有的文章如烈酒,讀罷酣暢淋漓,有的文章如淡水,看罷思緒緩和,還有的文章如清茶,閱完沉靜而思遠,一如這篇游離。
作者:劍行天下
馓飯,是冬日金黃色的主題,是鄉(xiāng)間暖心的美味佳肴,是藏在每個人心底的家鄉(xiāng)的念想。一碗馓飯,凝結著父母的心血與汗水,勾起了無數(shù)人淺淺的鄉(xiāng)愁。
時光倒退三十年,會是這樣的情景。在春日料峭的寒風里,大地漸漸蘇醒,楊柳吐綠,桃李芬芳,燕子北歸。村里的人不關心桃紅柳綠,不關心燕子低徊,更不關心國際國內(nèi)大事。他們會等一場春雨,這場春雨會滋潤干渴的大地,會為點種玉米帶來墑情,這就是他們的春天。
編輯語:那時候的天空總是藍的,大朵的白云下一片金黃的土地。喜歡作者描繪的那份帶著母親味道的馓飯更喜歡文中描繪的悠遠而舒緩的過去。
作者:山風小語
直到現(xiàn)在,仍清晰地記著電影里那首插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詞。每當聽到這首歌,也會想起母親為我們制作的月餅。
其實很多時候,讓人留戀的并不是月餅的味道,而是制作月餅的過程。這個過程,只定格在了某年某月的某個瞬間,而不是成長的每個階段。
雖然母親制作的月餅少了木頭模子刻型,外觀看起來更像一只小圓餅,但在這枚月餅質樸外表下,藏著的是一份濃濃的甜蜜和暖暖的愛意。
這份甜蜜和愛意,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慢慢細心去體味。
編者語:小時候總不喜歡家里做的東西,無論是家里做的面還是包子,總愿意拿上幾塊錢,去街頭買上點別的,長大以后已經(jīng)可以買街上當初不舍得買的小吃了,卻更想買一張車票,回家吃家里飯,哪怕一碗湯也好。
作者:硯藍
客車顛簸在鄉(xiāng)間積雪覆蓋的土路上,透過車窗遠眺,遠山、樹林、收割過的田野一片銀白而寂靜,不知不覺竟瞌睡起來。拐過一個陡坡,一個村莊跳入視野,錯落有致的房舍、院落、裊裊的炊煙輕輕飄散。
哦,又見炊煙!又見炊煙!有多少曾經(jīng)熟悉而親切的東西,已經(jīng)從我們的記憶中輕輕飄散,一如這裊裊的炊煙漸行漸遠。沉思中,客車已經(jīng)駛過村莊,炊煙不見了,四野空曠,滿目蕭條,而幾十年前的生活畫面卻漸漸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
編者語:童年的記憶中,炊煙總是在傍晚時分,伴著歸鳥,伴著落日,伴著返鄉(xiāng)以及村口一聲一聲的喚人聲。那時總是光著腳丫,在催促中一腳一腳地踩著晚霞回去。地面依舊有余溫,而炊煙就在不遠處,溫暖地等著我。
以上就是本期散文周刊全部內(nèi)容,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