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各位書友,今天是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的第545天,第545本,今晚我們要分享的這本書是《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埃隆馬斯克被認為是暨喬布斯之后影響世界的另一位夢想家和企業家。他風格獨特,一再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他在每一個領域里面,都能對那個領域產生突破性的重大影響。
比如在國內,我們最熟知的就是特斯拉,他每一次的突破,都讓全球驚艷。正如他的前家人曾經講過的:他是一個隨心所欲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而他要做的事情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這本書的作者為了寫這本書,曾經與埃隆馬斯克本人有40多個小時的對話,去了解埃隆馬斯克最真實的想法和他對很多事物的理解。比如,馬斯克在采訪中提到,他認為有5個領域將深刻影響人類的未來。互聯網、新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生命科學。
而到今天,他已經涉獵了前4個領域。我們曾經分享過從0到1這本書的作者就曾經說
過:也許只有馬斯克的這些創業才算得上是從0到1的開天辟地之局。他所開創的特斯拉這樣的新的新能源汽車第一次電動汽車成為這樣一個驚艷的存在。
讀這本書,我們不光可以讀到特斯拉的波瀾壯闊的創意歷程,在我看來,我們讀到的是一個人的這一生他應該如何去渡過。正如,我們曾經分享過的德魯克曾經說過,你到底給這個世界能夠留下些什么,人們到底要以怎樣的話來紀念和評價你呢?
在這本類似訪談錄中,作者問馬斯克:你怎樣來避免失敗呢?因為他所經歷的每一個的創業,幾乎都是面臨極大的風險,而現在看起來每一個都取得了成功。不管是特斯拉、不管是太空探索,不管是那個火箭,還是正在設計的超級高鐵。建好以后,北京到紐約只需要2個小時。
馬斯克說:我并沒有去避免失敗,而且我知道,我所從事的事情本身是有很高的失敗的概率的。但為什么我們還要做,是因為我認為應該去做。所以再回到這個問題:我們每天在做的、要做的、想做的、曾做的都是應該做的嗎?
什么是應該?什么是不應該?它的標準是什么呢?在馬斯克看來,什么叫應該,就是是否能夠改變世界,是否能夠改變人類的命運的。甚至,他對于未來是這樣描繪的:我要死在火星,在我死的時候,能夠想著人類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有可持續的能源,同時能夠指引其他的星球來避免人類滅絕的最壞可能。
馬斯克是一個連續創業者,關于創業,他說:所謂創業就是嚼著玻璃,凝視深淵。既然必須穿過地獄,那就走過去。而創新就意味著不斷的失敗。我們要做的工作到底什么才是一個好的工作,如果你對你做的事情并不癡迷,那就立即停止吧。去找一些能夠讓你癡迷的事情來做,而這樣的話,我們是否覺得耳熟呢?喬布斯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描述。
我們來看馬斯克基本的背景,他17歲離開南非去加拿大尋找新的生活,而在21歲的時候,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獎學金到美國讀書,28歲就以3億美元的價格賣掉了他創辦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31歲以15億美元賣掉了第二家互聯網公司。然后他拿著全部的身家,從事了當時長期發展停滯不前的3個高科技行業,航空航天、電動汽車和太陽能。他并不是一帆風順,在最艱苦的時候,其中兩家企業面臨同時倒閉,并被人認為是兜售虛假希望的騙子。在硅谷曾經有段時間說,馬斯克就是那個想把人類送上火星的騙子。
最后,他忍受著難以想象的屈辱和壓力,奇跡般的把三個企業都做成了。他所在的SpaceX成為航空航天業最穩定的運營商,就是能夠把火箭發射出去。而特斯拉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豪華電動汽車,而他所投資和擔任董事長的太陽能公司目前在全世界最大的消費者商用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的供應商。這是一個有夢想,有使命和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創業者。
同時,我們看到,實際上他現在的事業依然存在風險。同時,他也可能在這三個項目之外去探索新的可能。
羅永浩也曾經為這本書寫序,他說:馬斯克的人生經歷和無數改變世界的偉大實業家經歷一樣,是那種可以被千百次寫進小說,搬上屏幕以后,每一次重復都依然激動人心的傳奇故事。我們也許會想,或者我自己就曾經這么想過:也許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這樣子,但真的是這樣。難道我們個人不能夠有這樣的人生波瀾和壯闊嗎?我們不一定要創造那樣的企業,但是我們想過我們本來是可以的。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最悲慘的事情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本來就可以。在這本書的封面上,說是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我一直和我的孩子去區分兩個詞,一個是冒險,一個是探險。所謂的探險和冒險,我認為是不同的。馬斯克說:我們要做的是我們該做的,是我們要突破人類的局限去探索更多的可能。而這不就是創新的精神,這不就是人類的尊嚴和價值嗎?
在這樣的當下時代里面,看起來波瀾壯闊,實際上是平庸。這個社會到底怎么了,實際上需要我們去探險和進取。然后在讓我們能夠些許生存之中,還要有一點人生的使命感,甚至不計后果的實現自己的夢想。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斷的想我自己,在我自己的人生已經走過半段的時候,什么是我應該做的,什么是我應該全力以赴、不計后果去做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就比較容易陷入平庸的沼澤。而埃隆馬斯克所呈現的就是從一個平庸的沼澤中沖出來,去突破另外一個僵化的、封閉的一個行業,或者在系統中去突破,去帶來更多的可能。推薦各位看這本書,看埃隆馬斯克,回望自己。今晚的分享,建議大家可以記住一句話:人生的成果不是我們不能,而是我們從來沒想過我們能,更重要的是沒有為之而付出艱苦卓絕的行動。建議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的一生該如何渡過。每一天不空過,祝福大家,晚安!
【創辦人簡介】
王學勇
企業教練、行動學習催化師、心理咨詢師
“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創辦人、受邀濟南電視臺《文化泉城:我的故事我愛的書》分享嘉賓
山東學習型企業家俱樂部總執行長
受邀擔任《齊魯創業 》、《我能贏》、《鄉戀》等省內多家廣播電臺欄目嘉賓,職場求職欄目《才女無敵》職場顧問
2017年“創客中國”山東省創新創業大賽評委
“齊魯銀行杯”濟南2017創業大賽評委等
研究方向:企業價值增長,組織轉型,企業教練
培訓教練領域涉及能源、制造、銀行、醫藥、IT、零售連鎖、餐飲、教育培訓等數百家企業
想讀更多的書卻沒有時間?
在任何一個你知道的平臺,搜索“超級連接者王學勇”(UC的朋友直接搜索“王學勇”)
每天都能得到一本書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