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開始了,我很想利用假期讓學生們補一補幾何證明的短板。每天兩道題,我講還是學生講?這個問題的答案最后我選擇了相信學生。當然這其中有我想偷懶的嫌疑,不過從臺前走向幕后,看著孩子們的精彩亮相,我由衷地為孩子們點贊!
設計好表格,訂好日期和題目,講題人在群里發動有能力愿意展示的學生主動報名。最后根據報名情況安排好具體哪個人講哪道題。講題人會提前一天把他錄好的視頻發給我先行學習,審核通過,第二天他會發到班級群里。
運行三天了,我收獲了這樣幾個沒想到:
1.學生們的勇氣可嘉
雖然都沒有達成我想要的15人目標,但是每一個敢于挑戰的同學都值得肯定。人數少就意味著參與的同學機會更多,原本每人講兩次,現在可以有三次展示機會。
大家看看上圖中這位家長的留言,我是真的很受感動。學生們平時在課堂上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顧慮,生怕講不好同學們會笑話。其實真正懂事的同學是不會笑話人的,平時課堂中學生們的包容性很強,有時會比我這個老師做得都好。家長推一把,孩子就收獲一次機會,從而收獲自信和成長,這是花錢買不來的哦!
2.熱情參與,研討氛圍濃厚
第一天的題目鈺婷同學有新思路,第二天的題目晨昊同學有好方法。特別表揚一下晨昊,專程錄制視頻,進行講解,還特別謙虛,生怕給講題的同學帶來壓力和不快,情商很高。班級群里有了學生們的互動,有圖、有聲音、有影像,還真的挺熱鬧。我當初也是想借砥礪攀登卡來激勵學生們的互動參與,沒想到效果不錯!
3.“小老師”表現可圈可點
每一位“小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一點相同之處,他們都特別的認真對待這次任務。幾乎都是反復錄制了好幾遍視頻,有的還專門進行了剪輯。他們會很自覺的在前面進行一個自我介紹,在最后很謙虛的說,如果有好的方法歡迎指點,提醒同學們及時交作業等等,很有范兒!
他們還都會帶著同學們讀題,審題,有的會講到如何根據已知條件挖掘更多的隱含條件,有的還會講到怎樣想到會這樣做輔助線,有的還會講到類比學習。從他們的講題過程中,我能看到自己平時講題的一些影子,看來老師對學生的影響真的是根深蒂固的、潛移默化的。當然我也能從學生們的講解中學到很多,比如干脆利落,比如耐心細致。
4.有壓力,有動力,有創造。
放假前我把每位同學的答案都收了起來,也就是說同學們是沒有辦法依靠現成的答案來解題、講題的??烧驗橛辛诉@樣的壓力,學生們更有動力,然后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來解決問題。
通過這次讓學生爭當“小老師”的活動,我也有所觸動。
1.相信學生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相信學生有無限潛能,怎樣激發他的這種潛能,需要我們有智慧的思考。
2.敢于放手
從一開始我想自己講題,到后來改成讓學生講題,這個放手的過程其實也挺艱難的,因為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擔心。這個過程有點像當初孩子學走路的時候,總是不敢放手,總是怕他摔倒??墒强粗怎咱勠勛约哼~出腳步,去找尋自己想要的東西開心快樂的樣子時,你會發現孩子自己能走該有多好。就像現在,我看到學生們的每一點進步都無比欣慰。
陪伴學生一起成長,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