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們的培訓機構會給優(yōu)秀學生發(fā)獎狀和獎品。一方面是對學生的鼓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續(xù)班,今年暑假前的那次發(fā)獎活動中,因為我們的一個疏忽,差點流失了一個學生。
有一個四年級的女孩子子,叫李伊婷,但是由于老師打印時候沒有校對學生名字,把她的名字打成了李依婷。獎狀和獎品發(fā)下去后,孩子們非常開心。中午吃飯的時候,這個同學的媽媽拍了獎狀的圖片發(fā)到了我的微信上,問我這張獎狀是發(fā)給她的孩子的嗎?我當時還是很高興地告訴她,孩子被評為一等獎,這張獎狀是您孩子的。家長馬上就指出我們把孩子名字打印錯了,孩子很不開心。家長接著說,我的孩子都在你們那里學習一個學期了,老師都不知道我孩子名字嗎?是不是老師根本就不認識我的孩子?那在你們那里我孩子學習效果是如何保證的?作為校區(qū)的管理者,我馬上給這個家長道歉,并表示可以重新補發(fā)獎狀給孩子,可是這個家長并不領情,七七八八說了很多,后來經過我的誠懇溝通,總算平息了家長的怒火。
這個學生最后也沒有流失,但經歷這件小事,這個家長對我們還是頗有微詞。
雖然是一件小事,也有人會認為這個家長有點不夠寬容,但我理解這個家長的心情,孩子得了獎本來是高興的事情,因為我們犯的低級錯誤,讓家長和孩子都不開心,一個學生在我們這里可能是1%,但在家長眼里就是100%。也許平時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家長未必領情,但我們有一個疏忽,可能會被家長無限放大。真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教育無小事,每一步都需要做到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