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教師、家長經驗實錄
轉載請注明出處“媽媽在進步”
不到一星期,平平回家再也
不提紀律監督員的事情了
平平當上紀律監督員幾天了,可是自從剛開始回家說說,比如“今天和同學一起攔截亂跑的孩子”“有人傳播謠言,說哪哪很可怕,偏有人去,我們不讓他們去”……到了前天,干脆不提學校的事情了。
昨天晚上平平媽媽問:“平平,怎么不聽你說紀律監督員的事情了?”
平平眼神閃躲著,“沒什么好說的?!边€故意轉移話題,“媽媽,咱們去上課吧,家庭作業文明課,快點。”
媽媽心想,十有八九在學校搗亂,被老師捋了。講過文明家庭作業,平平挺開心的樣子,媽媽趁機又問:“是不是在學校被批評了?”
平平回答:“唉,都忘記了,一下學就忘記,沒辦法?。 ?/p>
平平和同學把課間紀律監督
發展成了參與學生眾多的大型娛樂
平平的紀律監督員被取消了
晚上睡覺的時候,平平媽媽說:“學校的事情,不管好的壞的,都要告訴媽媽,你越不說,媽媽越想亂猜。”
平平說:“我們學校有個‘基地’,老師不讓去,可偏有同學一下課就跑去。我就和幾個同學一起做防護墻,手拉手阻止他們進去?!?/p>
聽了半天,媽媽搞明白了。原來,那個所謂的基地是同學們自己發現的,比較偏僻,在學生們心中是個“神秘又有點可怕的角落”,平平他們開始是想阻止同學到那個地方去,幾個人看見人來就攔,次數一多,孩子們把它變成游戲了。類似老鷹抓小雞那種,有沖的,有攔的,有喊的,有笑的,熱鬧得很。其他孩子看見了,都被挑起興趣,參與的學生越來越多。一下課,大家瘋跑著沖向“基地”,玩得不亦樂乎。上課鈴聲響了,再蜂擁著跑回教室。
昨天一個課間,大家玩得橫沖直撞,笑聲震天,附近醫務室的醫生實在看不下去了,出來批評了幾句,問了是哪個班的,通知了班主任。
平平說到這里遺憾地說:“誰誰膽子真小,老師一問就說班級,我們拉都拉不住,唉!”
班主任老師問清楚原因后,宣布課間都不可以再到“基地”去,違反的同學扣五角星。紀律監督員帶頭胡鬧,先扣兩顆星。
班主任設置監督員的本意是保證課間學生的安全,同學們有秩序地上廁所、喝水,為下節課做好準備,為了少點打打鬧鬧的事情。現在這個發展有點偏軌,學生們踩著上課鈴聲跑回教室,個個滿頭大汗,教室里叮叮咣咣半天安靜不下來,平平的紀律監督員自然也沒有了。
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做好
孩子的課間10分鐘安全教育
老師最操心的就是課間10分鐘了
平平媽媽對媽媽在進步說,之前還擔心自己的孩子變成“告狀簍子”“小密探”之類的,看來是自己想多了,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鬧、瘋!
我們也提醒平平媽媽,一定要做好孩子的課間10分鐘教育,小學老師最操心的就是課間10分鐘了。
首先,一個班五六十個人,老師三頭六臂也管不過來,課間瘋鬧帶來的安全問題真是防不勝防。同學們之間打鬧受了傷,不管輕重,都是老師最不想看到的。學生受傷的事情屢見不鮮,年年有,班班有,給學生、家長、老師、學校帶來的麻煩往往喧賓奪主,直接影響老師的教學工作。
其次,課間十分鐘就是學生上廁所、休息、準備下節課的內容的時間,但孩子在沒有老師或家長的監督下,就會進入一種“瘋”起來的氣氛,然后變得很野。就和家庭教育中出現5+2=0的現象一樣,在課間十分鐘也有40+10=0。一節課40分鐘下來,學生休息10分鐘,就因為瘋鬧,下節課上課注意力很難集中起來,等注意力集中起來時,馬上又要下課了。
平平媽媽忙不迭地答應了,“我一定好好和孩子講,課間10分鐘不瘋鬧,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同學?!?/p>
平平的故事還再繼續。如果您想一起探討兒童教育的問題,請關注“媽媽在進步”。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本質是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只有媽媽做得好,孩子才會成長得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