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這是薛老師讀的書,說實話,一開始不明白什么意思,去查了查。
這段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不自我表現,反而更凸顯;不自以為是,反而更顯著;不自我夸耀,反而有功勞;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人能與他爭。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意思是: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這些話語蘊含著老子對于為人處世、自然規律的深刻洞察和智慧總結。老子強調了謙遜、不自我炫耀、不與人爭斗以及遵循自然規律等道理。
我知道這不是一節課的功勞,是他們多少有老本可以吃,但是我依然很佩服他們。他們已經能跟著我做到走出機械單調費時耗力的一刀切,試著自己測定自己了。(我們會因為這樣的事“佩服”孩子嗎?)
常規教育圍繞一個中心詞:靜。講課聲音,盡量小學生讀書要求用心但輕聲。反復表揚完成任務之后,安靜看書的孩子,我希望這樣有意識的反復強調,能盡早讓他們懂得靜是好的。
家長說:是不是孩子上課不專心,讓老師狠抓說放學回家要說孩子。薛老師是這么回答的:已經處理過了,你不要聽見孩子的報告,就跟著著急上火,沒什么的,該讓你知道的事情我會告訴你,像這樣的小事情教師已經及時懲戒過了,你最好裝作不知道被嚴密看管和雙重監視的感覺是很讓孩子沮喪的,只會抵消我的教育效果。(而我好像說的更多的是要和家長一起抓 一起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