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太婆長著一張端莊秀氣、圓潤富貴的臉,哪怕90高齡了,皮膚還是那么白嫩光滑,沒有老年斑,皺紋也是極少,只是佝僂著腰,拄著拐杖,邁著外八字的小腳走路。
聽我的外婆講,太公是國名黨高官,曾在黃埔軍較畢業,大房沒有子嗣,娶了當時的紹興美女也就是太婆當二姨太。
后來就有了外婆及外婆的2個弟弟,外婆五官精致,她的2個弟弟也是一表人才,一個整日游手好閑,另一個學會了一門手藝——彈棉花。
聽媽媽說,外婆的親媽也就是太婆是當時的紹興美女,是太公在外任公職時認識并帶回老家的。許是享福慣了,吃不得苦,整日搓麻將,外婆是大房帶大的。
我六歲那年,太婆家著了一場大火,木制的四合院燒了三天三夜,原先殷實的家底被這場無情的大火燒得灰飛煙滅。火滅后,周邊的居民就在廢墟里用木棒挑,看能否挑出一些燒不了的寶貝。好多人在廢墟里挑走了不少銀元。我外婆也去了,居然用木頭挑到了2個被燒得變了形的銀元。
自此,太婆開始念佛。
她為了貼補家用,在村中心的將軍殿門口擺上香火、蠟燭、千江(燒給菩薩的紙錢)來賣。生意也是稀稀拉拉的,不是很好。但是她一直沒停過。
我讀小學三年級那會兒,太婆就會時不時地拄著她的拐杖,邁著她的小腳,從她的村子走到我的村子,到我家來讓我給她抄經書。我那時候根本不知道經書里的意思,只知道有許多的繁體字,是我不認識的。不過我中午一放學,便坐在寫字臺上一個字一個字認真地抄寫。
每次任務完成,抄完一本,太婆便會來取,說我抄得好,獎給我5角錢,有時候是1元錢。也許這是我人生中賺到的第一筆工錢。
后來,她就不間斷地送經書過來給我抄。
她有那么多的重孫子、重孫女,又在同一個村子住,為什么偏偏走那么長一段路送來讓我抄?我一直不明白,到現在都是一個謎。
直到幾年后的一天,媽媽說太婆走了,在睡眠中安詳地走的。我問媽媽,太婆是得了什么病去的?媽媽告訴我,太婆是老死的。享年92歲。
太婆,您在那邊還好吧?您一定還是那么的超凡脫俗,氣定神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