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雜家大兵
現在不管到哪里去玩,總是會看到很多人手持單反相機拍照,相比較之下,我們這些用手機拍照的人兒有點low了,所以一直很想買一臺自己的單反相機,最近由于業務需要,需要入手一臺單反相機提升下拍照的逼格,作為相機小白的我,不知道買哪一款單反好。所謂選擇越多(尼康,佳能,索尼,卡賓,奧林巴斯。。。),越不知道自己需要哪一個。要是很有錢,也不需要糾結,直接好機身,好鏡頭配齊;預算只有5000元,所以還是要了解下如何選擇適合的。
接下來分享下作為小白的我是如何選擇入門級單反相機的。
1. 明確自己的需求。我的要求很簡單:
a. 拍一些人像,風景照,不能夠像手機那樣模模糊糊的,需要放大以后也清楚(單反莫屬了)
b. 能夠清楚的連拍,抓清楚的動態圖
c. 能夠拍攝清楚的短視頻(還是靠單反)
d. 方便玩熟以后升級
e.要防抖
2. 了解一些基本的單反相機參數。
景深:簡單的說就是拍攝物體和后面背景之間清晰度的范圍。微距是一個極端的例子,背景虛化,幾乎沒有景深。
光圈f:這個類似于一個水龍頭放水。這個值越小,類似水龍頭開的越大,進光越多,畫面更亮,景深越淺;值越大,類似水龍頭開的越小,進光越少,畫面更暗,景深變深。
焦距:焦距越大,與被拍物體之間的距離也就越近,景深越淺,背景越模糊。
通常我們看到的這組數據:18-55mm f/3.5-5.6,代表著相機的焦距在18~55mm,其中18mm時的最大光圈值在3.5,55mm焦距時,最大光圈值在5.6。焦距和光圈值根據拍攝需求可以調節,但是這是最大可調值,所以貴一些的鏡頭可調節的范圍要大一些。比如18-135mm f/3.5-5.6。
ISO感光度:其實就可以理解成感光度,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只是一個組織的簡寫。這個值越大,捕捉到的光量也越多,噪點也會增多,這也是一個可調值,可調的范圍越高,價格也越高,一般白天拍照片用ISO100就夠了。
3. 了解了這些參數,我們還需要一個最最重要的認知,那就是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尺寸越大,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高,照片越好。
單反相機的感光尺寸按照和以前傳統35mm膠卷尺寸比較分為全畫幅,APS畫幅,半畫幅等等。這里我們看看全畫幅和APS畫幅。
a. 全畫幅的尺寸為傳統膠卷的尺寸(感光面積36mm*24mm),全畫幅的成像質量是最好的,但是價格普片太高,1W以上。
b. APS畫幅也就是 Advanced Photo System畫幅。分為:
H型:30.3mm*16.6mm,APS-H
C型:24.9mm*16.6mm, APS-C
P型:30.3mm*10.1mm, APS-P
入門單反主流為APS-C,所以也不糾結這個參數。
4. 篩選品牌。這里要看個人喜好。個人在尼康和佳能之間選擇,畢竟主流,考慮到尼康鏡頭比佳能要種類少以及要貴,依然選擇佳能。
5. 篩選上市年份。坊間流傳一句話“相機買新不買舊”。我個人是一半贊同的,上市太久的相機,由于科技進步的原因,很多現在的新功能都沒有加進去(打個比方,可能連USB2.0接口都沒有)。剛上市的相機價格比較的貴,還沒有經過市場的驗證,不知道有沒有產品缺陷。所以按照這個原則選擇半新半舊的相機,2015年上市的相機不算新也不算舊,價格也回落了,正好出手。
范圍就這樣被縮小了,最總落在佳能750D和760D套機之間選擇,這兩款之間性能差別不大,但評價750D好一些,果斷選擇750D入手。
我是雜家大兵
一線城市的雜家,白天工作兼司機,晚上碼字,只知一點點,讀了我的文章,有幫助的話,別忘點贊,關注和打賞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