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不快樂轉化為快樂的秘密
第一章?
01計劃與被計劃
? ? ? 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其實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計劃與被計劃來進行分類,而且和快樂與否關系很大。其實,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有這樣的體驗,老師安排了很多暑假作業,馬上開學了,我們就開始瘋狂的補作業,這樣的體驗,肯定不是開心的記憶;在工作的時候,我們周五快下班時,正在想周末到哪里去瘋一把,卻被領導告知,有個緊急任務,周末需要加班,肯定覺得很壓抑。上面是忙的例子,忙會使人不開心,是不是閑著的時候就開心呢,不知道大家有時會不會有這樣的體驗,上午忙完了手上的工作,下午不知道做什么,無所事事的在網站上瀏覽一通,覺得非常無聊,感覺生命被虛度了,又不開心了。這些例子中的事情,環顧一下四周,正在一幕幕的上演,其實不快樂的根源就是被別人安排,或者說自己沒有安排。那么如何把這些不快轉化成快樂,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主動出擊,變被動為主動,開展計劃,讓一切盡在掌握,體驗主宰自我和生活充實的樂趣。
? ? ?
? ? ? 如何做好計劃,做計劃的時候,我們會想下一步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本周要做什么、本月要做什么、今年要做什么,乃至我的人生目標是什么,想到這里,其實我們已經想了很多,但我要說的是,停停停,我們說的計劃可不是那么復雜,我們說的計劃其實非常簡單,只有24個小時的安排,絕不要用遠景或者說是人生規劃,來復雜化自己的計劃,下面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計劃的幾個要點:
? ? ? 第一步是制定計劃一定要簡單而具體,這個是關鍵。晚上10點睡覺,不是計劃,計劃應該是具體到細微的行動,可以改成晚上10點刷牙。早晨6點起床,不是計劃,計劃要把不快樂的事換成快樂的事,可以換成早晨6點聽自己最愛聽的音樂。這樣計劃的關鍵就是,把原本很困難的目標,用簡單的任務或者快樂的小愛好替換,所以我們一定要拋棄,不停的制定假大空的、宏偉的年度計劃和人生規劃的習慣,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和自己的小愛好、小確幸開始計劃,把自己的雙腳從天空挪到地上。
? ? ? 第二步要固定一個計劃的時間。什么時候開始計劃最好,我的體會應該是夜深人靜的夜晚,這個時間就是晚上10點鐘,請務必在這個時間進行計劃,靜心想一想,第二天要做什么。因為這個時間,家人大多開始休息了,自己受到的打擾最少。為什么不安排在第二天的清晨,主要原因是,晚上安排計劃,可以最大程度的把當天沒有完成的安排進去,同時也可以避免在一夜好覺之后,遺忘了當天別人的囑托事項。
? ? ? 第三步要有一個合適的本子。關于做計劃是用手機,還是用電腦,還是用紙質的本子,其實沒有一個定論。但我還是強烈建議用紙質的本子,那樣更有儀式感,更能讓體驗劃去完成工作的成就感。這個本子的大小,我做過很多嘗試,我嘗試過用A4大小的本子,然后把每一頁對折,好處是可以用很長時間,甚至幾年,但是帶起了真的是不方便,笨重而不靈活。然后我換成A4一半大小的本子,還是覺得笨重,現在我用的,也是我向你推薦的是A4四分之一大小的便簽本,這樣的本子好處是小巧,可以隨身攜帶,上下班的時候帶著,旅途的時候帶著,可以放在包里,也可以放在口袋里,收到別人的邀請,或者接到領導安排工作的電話,就可以隨時掏出本子,淡定從容的進行記錄,從某種意義上,我一直認為小就是快樂、簡潔就是快樂、簡單就是快樂,后面我還會詳細的介紹。
? ?
? ? ? 第四步開始盡情的羅列吧。掌握了制定簡單快樂的目標制定原則后,在微型本子的第一行上,寫上日期、周幾、天氣啥的,每件事標上序號,讓我們開始羅列吧,羅列的核心就是按照時間順序,天馬行空的想第二天要做什么,想到什么就馬上寫下來,從淘寶購物、油卡充值、洗車、游泳、路跑、寫匯報材料、開會、出差,把所有能想到的第二天要做的包括工作、休閑、娛樂、愛好等都寫在本子上,想出10件以上的事情,其實事多的時候列10個工作事項簡單,事少的時候還真的需要挖空心思。
? ? ? 第五步給所有羅列出來的事項分等級,其實這跟古代皇帝選妃是一個道理,選漂亮的自己開心,選賢淑的可以輔政,選的不好還能亡國,所以這一步我們要非常慎重。也許你會問,那我們是不是只能選賢淑的,漂亮的我們就不能選,其實也不是,我們只是需要要先評估一下再去選。重要而緊急的我們可以用A來標識,重要而不緊急的我們可以用B來標識,不重要而緊急的我們可以用C來標識,不重要不緊急的我們可以用D來標識,有了等級就方便我們去做選擇,決定做還是不做,或者壓根不是自己做,交給別人做。
? ? ? ? 第六步選擇自己做什么,什么交給別人做,什么壓根就不做。所有我們羅列的事情,超出10件以上的事情,是不是都需要我們自己做,如何那樣會使自己開心,就去做。但是每個人的時間其實都非常有限,我們都想把有限的生命用到享受人生、實現自我上,我們也都想每天最多工作1小時,那就需要我們去給工作分分工。A類、B類事項, 基本上都需要自己去做,如果安排給被人做,也需要定期跟蹤。C類、D類事項,能安排給別人做,就安排給別人做。D類事項,能不做的,就盡量不要做。
? ? ? 第七步確定開展事項的順序。等一下,剛才我們的計劃不是按照我們預想的時間軸來排的嗎?怎么還需要排順序,我想說的是,在最初設定計劃的時候,我們也許會避重就輕,這一點你從你第五步標的事情重要性等級就可以看出來,最重要、最緊急的事項,在最初的羅列中不一定排列在前面。下面我要分享計劃非常重要的一點,這一點就是把最難的、最不愿意做的排在前面,這一點非常重要,它絕對是確立一天計劃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讓下面的時光更加快樂、更加輕松的關鍵。為什么會這樣?以我自己的體會為例,以前非常討厭寫文章,是那種一拿起筆就頭疼的人,周五下班前接到一個寫匯報工作文章的任務,我可以一直拖,拖到周日晚上11點啟動,結果是也完成了,因為沒有充分的時間修改,文章漏洞百出,質量大打折扣,更為痛苦的是,要寫這篇文章的壓力,一個周末都伴隨著我,在這種痛苦的壓力下看電影、看電視、睡懶覺,而且帶著壓力和家人相處,心情總是莫名的煩躁、產生很多的矛盾,這樣的工作安排,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十分痛苦。現在的我遇到這種情況,再也不會通宵寫作,我是如何做到的,其實也就是我會把這個計劃排到所有安排的第一位。我一般會這樣安排,周五晚上提前睡覺、好好休息,周六一大早5點起床,在家人起床前完成初稿,然后整個周末就在輕松愉悅的心情中度過,還可以在孩子肯德基或者公園玩耍的間隙,休閑的掏出筆記本電腦進行修改,這個過程是就是把不快樂轉化成快樂的一個自我救贖,所以也請您務必把每天最重要的、最不想做的,安排到工作計劃的第一步,而且如果出現這樣工作比預期想的時間要長的話,最大化的解決工作完成不了而產生的失望之情。
? ? ? 最后一步,把所有的計劃轉變成為習慣,再用不需要計劃。這也是計劃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定了計劃,一定要以拼死一搏的心態去實施最開始的一周,因為起步是最難的時候,它要跟我們最大的敵人拖延去斗爭。一旦順利度過了第一周的狂風巨浪,第二周就會變得柔風細雨,第三周就會體驗到計劃的樂趣,后面你將會欲罷不能,堅持了一個月以來,不讓你計劃,你也許會覺得難受,計劃是如此的快樂,這就是計劃變成習慣的魅力所在。
? ? ? 在這里,也請大家明白,其實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自己懶惰,也不是自己智慧不夠,是拖延,在工作和生活中,時常用拖延來麻痹自己,經常說“明天”一詞,我自己也是吃夠了明天的苦頭,所以本書我盡量不用明天,因為我痛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