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么情況下,會真正有一種無力感?大概是覺得做到了自己最大的程度還是不能夠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吧,我昨晚就是這樣的心情。最近參加了晨間日記小組(每日早起寫晨間日記打卡)和百日主題閱讀打卡小組(每月完成4本同一主題數目),參加這兩個小組是因為我2017我有很重要的兩個期待:提高文案寫作能力和新媒體運營能力。參加這兩個小組是為了監督自己落實自己的計劃因為需付費不每日打卡就會被請出群,堅持到最后的人會獲得你貢獻的獎勵。
發現問題
沒有主題閱讀經驗,2周才能讀完一本書的我,按照規定要一個星期讀完一技能專業本書,又要勤快的更新自己的公眾號,雖然只有幾十個人關注我,但是對他們還是會有一種責任感,即使自己寫作能力不夠好但要繼續寫。我每天只有早上6:30-8:00,晚上8:00-10:30這兩個大塊時間,還要保持吃飯,洗漱等,這還是不考慮加班很晚的情況。綜合實際情況實行起來,精力有限,壓力也會浮現。
做完我昨晚主題閱讀的第一本書前三章的思維導圖,發現自己的閱讀進度與計劃相距太遠,有一種完不成任務的無力感。
請記住,不要給自己超過自己壓力域太多的任務,不然就會陷入不想做事的狀態。
找到解決方法
入睡時我有喜馬拉雅的習慣,正感覺到完不成計劃想做到的內容,忽然閃過一個念頭,用喜馬拉雅搜一下有沒有語音版的這本書,結果真的有!結合我前三章看的讀書方法論,為了獲得書中重要的資訊并不需要認真讀完每一個字,用喜馬拉雅先聽一遍然后再用書看重點內容做讀書筆記,這樣既可以做到獲得重點知識又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當我有了這個“覺悟”的時候是非常開心的。
想做到每天更新公眾號內容真的需要很大精力的,包括我認識的很多比我文筆厲害太多的小伙伴也是隔日更。輸出1分,意味著你至少要輸入20分以上,寫一篇稍微像樣的文章,寫作大概需要2個小時,要想寫出來要至少看書輸入3-4小時以上,工作之余一天就3-4小時空余時間,精力有限做到日更很難,尤其像我這樣儲備不多自己文筆很差的情況下,需要大量輸入才能輸出點像樣點的東西。不過在寫東西這方面,也找到了一個能提高效率的工具:用訊飛語音寫作,它會把你說的話翻譯成文字。使用條件:思路清晰、普通話較標準。
看吧,當你想把一些事的時候,也許并沒有開始時想象的那么難,做著做著也許就會找到解決那些困難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想做什么事,要行動起來啊!好的開始已經成功了一半。
我們總結一下當我們生活中想做一些事,遇到困難時該怎么辦?
1.先行動起來!行動起來!行動起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用貓老師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聽過那么多道理,不去踐行,然并卵!
2.分析是客觀原因導致困難還是自身的主觀原因所致。
我在晨間日記中反思了一下,不能按進度做事情,一方面的確任務量有點大,但沒有超出我的壓力域,這其實也跟我的工作習慣如何分配時間有很大關系。如果能養成一些工作生活習慣比如上班時間內盡量不看手機,一段時間內保持專注做完一件事,這樣工作效率能得到提升,也會多出一部分時間。
3.看看比你厲害的人是怎么做的,或者找解決問題的工具
用訊飛語音寫東西是從貓老師的文章里學到的,看到他說這個工具能夠節省寫作的時間,沒想到這個最近真的派上用處了,尤其是看書的時候有些想法需要記錄的時候,用訊飛說出來記錄下來節約一些打字的時間。喜馬拉雅也是我昨晚無意中想到的工具,比如很多人也想讀書,可能出于沒時間或者沒耐心沒能落實行動,可以用樊登讀書會這樣的軟件啊,一個小時給你解讀一本書,我曾經用兩天上下班路上聽了兩本書,挺不錯的,一個小時就能夠掌握一本書的重點內容,獲得新知識新見解。
所以說嘛,只要你想做總會找到解決辦法滴,你有什么一直想做卻沒有做的事嗎?如果有的話就趕緊把她提到日程上來吧,過程中所有的困難都沒有剛開始的第一步難。
最后送給大家貓老師的一句話:聽過那么多道理,不去行動,然并卵!